《声声慢 赠王彦宝》
时间: 2025-01-06 07:42: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 赠王彦宝
作者: 刘志渊 〔元代〕
瘿除人我,冰冷高低,唤惺今是昨非。
检教灵质,枉受万劫沉迷。
况遇真风大阐,要诸仙选陀名题。
显一志,敢泥抛骨肉,弃轻肥。
觅个烟霞妙趣,息诸缘妄想,落魄无为。
保护一真,洞照力尽严持。
安泊元空妙体,显灵光出入相随。
前途了,决平登觉岸,稳步仙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我之分的超越,冷静地看待高低贵贱,唤醒内心从今往后与过去的不同。检视自己的灵性,避免在万劫中沉迷。遇到真实的风气,得到众仙的指引,显现出志向,敢于抛弃世俗的羁绊,放下轻浮的欲望。追求烟霞般的美妙趣味,止息一切妄想,达到无为的境界。保护内心的真实,透彻地洞察事物,严格自持。安静地停留在空灵的境地,显现出灵光,随时出入。前方的道路已经明了,决然登上觉悟的岸,稳步攀登仙梯。
注释
字词注释
- 瘿除:去除外在的障碍。
- 灵质:指内在的精神或灵性。
- 万劫沉迷:无数的劫难中迷失。
- 真风:真实的道理或风气。
- 陀名题:指诸仙的启示和指引。
- 烟霞:比喻美好的境界或事物。
- 无为:道教哲学中的一种境界,指无所作为却又达到自然的状态。
- 元空妙体:指宇宙本源的空灵而妙的本质。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诸仙”可联想到道教文化中修道成仙的信仰,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烟霞”意指超脱于世俗的理想境界,常见于道教与隐士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志渊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常表现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自然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淡,意境深远,受到后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内心的反省及对真理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歌鉴赏
《声声慢 赠王彦宝》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对道教思想的体认。开篇以“瘿除人我”引入,强调个体意识的消融,提到“冰冷高低”,正是对人世间等级的无感,显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检教灵质”,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迷失,表现出一种对灵性追寻的渴望。
“况遇真风大阐”一句,表明诗人期望能有一种真实的力量来引导自己,这不仅是对道理的追求,也是对自我灵魂的拯救。诗中的“显一志”则是对坚定信念的呼唤,强调要敢于抛弃世俗的羁绊,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在整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道教意象,通过“烟霞妙趣”、“无为”等词汇,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理想世界,令人向往。最终,诗人通过“稳步仙梯”传达出一种踏实向上的人生观,既有对未来的希望,也有对现实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瘿除人我:开始时就明确要去掉自我意识,强调内心的清净。
- 冰冷高低:无论高低贵贱,内心应保持冷静。
- 唤惺今是昨非:追求觉醒,反思过去的误解。
- 检教灵质:自我反省,检视灵性。
- 枉受万劫沉迷:不愿在无尽的苦难中迷失。
- 况遇真风大阐:有幸遇到真实的道理。
- 要诸仙选陀名题:希望得到引导,明确方向。
- 显一志:明确自己的志向。
- 敢泥抛骨肉,弃轻肥:勇敢放弃世俗的束缚。
- 觅个烟霞妙趣:追求理想中的美好。
- 息诸缘妄想,落魄无为:止息一切纷扰,达到无为的境地。
- 保护一真:坚守内心真实。
- 洞照力尽严持:深入洞察事物,严格自律。
- 安泊元空妙体:在空灵中找到宁静。
- 显灵光出入相随:灵光闪烁,出入自如。
- 前途了:未来的道路明确。
- 决平登觉岸,稳步仙梯:坚定地迈向觉悟,向理想目标前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霞”比喻理想境界。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灵性修炼与自我超越,强调放下世俗羁绊,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体现了道教哲学的核心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着理想、超脱与美好的境界。
- 仙梯:象征着通往理想境界的路径和努力。
- 灵光:象征着智慧、启示与真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瘿除人我”意思是: A. 保留自我意识
B. 去除自我意识
C. 强调个体重要性 -
诗中提到的“烟霞”象征: A. 现实的纷扰
B. 理想的境界
C. 社会的等级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刘志渊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修炼与静谧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也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刘志渊研究》
- 《道教与文学:元代诗歌中的道教思想》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