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心浮易动》
时间: 2025-01-06 08:22: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心浮易动
作者: 侯善渊 〔元代〕
心浮易动,熟景难忘。
驱驰镇日忙忙。
已过中年,有若日暮之光。
恰如残灯怕晓,似风飘败叶凋黄。
最苦处,叹星移物换,人被无常。
识破寻归出路,向玄门恳切,讨论仙方。
付汝亲传,宁心静室消详。
拟拭冰台莹彻,现神光混入灵阳。
圆明显得,长生久视,永劫安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内心浮躁、难以忘怀的感受,日复一日忙碌的生活让人感到疲惫。岁月已过中年,仿佛夕阳西下,光辉渐弱。就像残灯在黎明前的惶恐,像随风飘落的枯叶。最痛苦的是,时光飞逝,人生无常。识破这一切后,寻求归路,向神秘的玄门虔诚祈求,讨论长生不老的方术。希望将这些道理传授给你,让你在宁静的房间中消化领悟。想要拭去冰冷的台面,展现神光,如同融入灵气的阳光。圆满显现,长生久视,永远安康。
注释
- 心浮易动:内心浮躁,不安定。
- 熟景:熟悉的景象。
- 镇日:整天。
- 日暮之光:比喻年纪渐长,生命的光辉和活力减弱。
- 残灯怕晓:形容光明即将消失的惶恐状态。
- 星移物换:形容时间流逝,事物变化无常。
- 玄门:道教中指代修道成仙的地方。
- 宁心静室:安静的房间,用于修心养性。
- 冰台莹彻:象征清澈透明的智慧。
- 灵阳:指神秘的、灵性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元代著名词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一个充满思考与感慨的阶段,作者借助自然景象和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声声慢·心浮易动》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类内心的浮躁与对生命的思考。开头两句便直入主题,表达了心境的浮动和对熟悉景象的难忘,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随着词句的发展,作者将个人的感受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结合,反映出中年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知。
“已过中年,有若日暮之光”,这一句用夕阳的意象生动描绘了作者对自己年华即逝的感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作者以“恰如残灯怕晓,似风飘败叶凋黄”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象,使人感受到一种脆弱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作者寻求出路,向道教的玄门恳求,体现出一种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理想。这种向往不仅是对自身困境的反思,也表达了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智慧的渴望,形成了一幅深邃的人生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浮易动,熟景难忘:内心不安,虽熟悉的景象却难以忘怀。
- 驱驰镇日忙忙:整日忙碌,生活如同马不停蹄。
- 已过中年,有若日暮之光:年过中年,犹如夕阳渐沉,光辉减弱。
- 恰如残灯怕晓,似风飘败叶凋黄:形容内心如同快要熄灭的灯盏和随风飘落的枯叶,充满惶恐与无奈。
- 最苦处,叹星移物换,人被无常:最痛苦的是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识破寻归出路,向玄门恳切,讨论仙方:认清现实后,寻求归路,虔诚向道教的玄门求教,讨论长生的法门。
- 付汝亲传,宁心静室消详:希望将这些智慧传授给你,让你在宁静的房间中消化领悟。
- 拟拭冰台莹彻,现神光混入灵阳:想要清澈的智慧显现,融入神秘的光辉之中。
- 圆明显得,长生久视,永劫安康:最终实现圆满,长生久视,永远安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浮躁比作“心浮易动”,“日暮之光”比喻人生的渐逝。
- 拟人:将灯光和叶子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的结构,使得词句更为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浮躁,反映出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向道教的寄托,表达了对长生与智慧的渴望,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暮: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 残灯:象征希望的渺茫与内心的惶恐。
- 飘叶:象征无常与人生的脆弱。
- 玄门:象征道教的智慧与长生的追求。
- 冰台:象征清澈的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词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狂热
- D. 无所谓
-
词中提到的“玄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建筑
- B. 道教的修行之地
- C. 一道门
- D. 一种哲学
-
“已过中年,有若日暮之光”中的“日暮”意指什么?
- A. 一天的结束
- B. 生命的衰退
- C. 太阳的升起
- D. 一种美丽的景象
答案
- A. 忧伤
- B. 道教的修行之地
- B. 生命的衰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侯善渊《声声慢·心浮易动》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李清照的词更多的是情感上的细腻,而侯善渊则偏向哲理上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