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母夫人诗》

时间: 2025-01-19 16:40:24

遥思贞女存孤日,何异忠臣寄命时。

身作秋霜今皓首,光争明月岂蛾眉。

坐临凫彩仙郎袖,起接鸾裾小妇卮。

此地从来仙子宅,金垒咫尺似相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遥思贞女存孤日,何异忠臣寄命时。身作秋霜今皓首,光争明月岂蛾眉。坐临凫彩仙郎袖,起接鸾裾小妇卮。此地从来仙子宅,金垒咫尺似相期。

白话文翻译:

我远远地思念那位贞女,她在孤独的日子里过活,何尝不像忠臣在危难时刻托付使命。我如今如秋霜般白发苍苍,光辉与明月争辉,怎能比得上那娇媚的眉眼。坐在这里,仿佛见到仙郎的袖子飘舞,起身迎接那小妇的酒杯。这里自古就是仙子的居所,金色的营垒近在咫尺,似乎在等待着我们的再次相聚。

注释:

  • 贞女:指的是忠贞的女子,常用来形容有品德操守的女性。
  • 孤日:孤独的日子。
  • 忠臣:指忠诚的臣子。
  • 秋霜:形容年老白发。
  • 蛾眉:形容美丽的眉毛,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 凫彩:指美丽的彩袖,可能是指仙女的服装。
  • 鸾裾:指美丽的裙摆,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金垒:金色的营垒,象征着富贵和美好。

典故解析:

  • 贞女与忠臣:古代文学中常以贞女与忠臣相提并论,强调忠贞不渝的品德。
  • 秋霜与明月:秋霜象征着人到老年后的苍白,而明月则象征着清亮和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 仙子宅:古代文人常用“仙子”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徐文长,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具有豪放与细腻的结合,常常表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徐渭晚年,正值他人生的颠沛流离之际,借用贞女形象抒发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上虞母夫人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贞女的思念与敬仰。诗中徐渭通过反复的对比和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青春年华的追忆。开篇的“遥思贞女存孤日”即点明了思念的主题,贞女的形象既是对理想品德的向往,也是对孤独状态的感慨。接着,诗人以“身作秋霜今皓首”自喻,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苍老,但同时又以“光争明月岂蛾眉”说明了自己依然渴望光辉与美的存在,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生动,诗人通过“坐临凫彩仙郎袖,起接鸾裾小妇卮”的描绘,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仙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待。最后一句“金垒咫尺似相期”更是将这种期盼推向高潮,营造出一种期待重聚的氛围,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永恒的追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遥思贞女存孤日:远远思念那位贞洁的女子,在孤独的日子里生活。
    • 何异忠臣寄命时:这情感与忠臣在危难时刻托付使命并无二致。
    • 身作秋霜今皓首:我如今如同秋霜一般白发苍苍。
    • 光争明月岂蛾眉:我的光辉与明月争辉,怎能比得上那娇美的眉眼。
    • 坐临凫彩仙郎袖:坐在这里,仿佛看到仙郎的彩袖飘动。
    • 起接鸾裾小妇卮:起身迎接那小妇的酒杯。
    • 此地从来仙子宅:这里自古就是仙子的居所。
    • 金垒咫尺似相期:金色的营垒近在咫尺,似乎在期待我们的相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的白发比作秋霜,形象地展现了老年的无奈。
    • 对仗:全诗用词讲究,形成对称美,例如“坐临凫彩”与“起接鸾裾”。
    • 夸张:强调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如“光争明月”。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孤独与苍老的感慨,情感深邃而丰富。

意象分析:

  • 贞女:象征着忠贞和理想的女性形象,代表着纯洁和美好。
  • 秋霜:象征着衰老与无奈,透露出时间的无情。
  • 明月:象征着光明与美好,代表着追求和希望。
  • 仙子:代表理想境界,寄托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贞女”象征什么?

    • A. 忠贞与美好
    • B. 年老
    • C. 秋霜
    • D. 孤独
  2. “金垒咫尺似相期”中的“金垒”指的是什么?

    • A. 仙女的居所
    • B. 富贵的象征
    • C. 衰老的表现
    • D. 忠臣的寄托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更多的是一种孤独中的自我陶醉,而徐渭的《上虞母夫人诗》则更强调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情感的寄托,展现出更深层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