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使开华宴,高楼倚碧霄。
山如屏嶂列,风逐管弦飘。
事简春偏永,歌长酒易消。
月明人散后,骢马不胜骄。
白话文翻译:
在上元节的宴会上,华丽的盛宴在高楼上举办,楼阁高耸入云霄。山峦如同屏风般层叠而立,微风中乐器的声音随风飘扬。宴会事务简单,春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歌声悠扬,酒意容易消散。月光明亮时,人们散去,骏马因饮酒而显得更加骄傲。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使:指代上元节,古代在这一天举行的盛大宴会。
- 高楼:指高耸的楼阁,象征着宴会的豪华。
- 倚碧霄:高楼耸立,靠着碧蓝的天空。
- 屏嶂:形容山峦如屏风般排列。
- 逐:随着,追随。
- 管弦:乐器的总称,指宴会上的音乐。
- 事简:事物简单。
- 春偏永:春天的夜晚显得特别漫长。
- 骢马:一种马,通常指色泽较浅的马,象征骏马。
典故解析:
- 上元节:古代中国的元宵节,象征着团圆与欢乐,通常会有灯会和盛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卞思义,元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上元节,正值春天,适逢佳节,诗人通过描写宴会的热闹与风光,表现了对春天和欢乐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上元日侍宴叠嶂楼》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息的诗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欢快而又略带惆怅的情感。诗的开头以“上使开华宴”引出节日的盛况,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享受。高楼的描写不仅突显了宴会的豪华,也象征了人们在节日中追求精神的升华。
接下来的“山如屏嶂列,风逐管弦飘”则利用自然景观与音乐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妙的音乐与春天的交织之中。诗中“事简春偏永,歌长酒易消”则反映出对宴会短暂与欢乐过后的感慨,借春天的漫长与歌声的悠扬,暗含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
最后一句“月明人散后,骢马不胜骄”则是对宴会结束后情景的描绘,月光明亮,人们散去,留下一匹因饮酒而骄傲的马,既是对人们欢愉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思考,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节日的热闹与人们内心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使开华宴:这个句子描绘了盛大的宴会,暗示着上元节的喜庆。
- 高楼倚碧霄:高楼直入蓝天,象征着人们的豪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山如屏嶂列:山峦层叠,像屏风一样,增添了自然的美感。
- 风逐管弦飘:微风中乐声飘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事简春偏永:宴会的事情简单,春天的夜晚显得特别漫长。
- 歌长酒易消:悠扬的歌声与酒意渐消,暗示了欢愉的短暂。
- 月明人散后:月光明亮,人们在欢愉后逐渐散去。
- 骢马不胜骄:骏马因酣饮而显得骄傲,象征着宴会后遗留的余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峦比作屏风,形象生动。
- 拟人:骢马的“骄”赋予了马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歌长酒易消”,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上元节的欢乐场景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短暂欢乐的惆怅,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热情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宴:象征着节日的丰盛与喜庆。
- 高楼: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山与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一种宁静美丽的氛围。
- 月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内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上元节的宴会被称为什么?
- A) 元宵节
- B) 中秋节
- C) 端午节
-
诗中描绘的高楼是怎样的?
- A) 矮小
- B) 倚碧霄
- C) 破旧
-
诗的最后一句中,骢马因何显得骄傲?
- A) 因为喝酒
- B) 因为吃草
- C) 因为比赛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同样以节日为主题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节日的繁华与热闹,与《上元日侍宴叠嶂楼》的沉静感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汉乐府对比研究》
以上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