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端公赴东都
刘长卿 〔唐代〕
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
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
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朋友李端公前往东都的情景。诗人回想起轩辕时代的征战,感叹离别的漫长,想知道远方的客人将归向何处,故乡的平原已经遍布荒芜。夕阳下,船帆渐渐消失在远方,故乡的老树依然苍翠。诗人感到惆怅,尤其是在蓬山之下,琼枝的美好无法忘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轩辕:指轩辕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用以代表战争的历史背景。
- 江海:指江河和大海,象征离别和远行。
- 杳杳:形容遥远的样子,隐约可见。
- 惆怅:心中感到忧伤、失落。
典故解析:
- 轩辕征战:指古代战争的背景,预示着离别的沉重和历史的沧桑。
- 琼枝:可能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蕴含着对故土和美好回忆的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8年-780年),字君复,号景山,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歌多描写山水、送别等情感而著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善于表现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端公将赴东都的送别场景,诗人在送别时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家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送李端公赴东都》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思念。首句“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结合,古代的战争与离别感情交织在一起,揭示出离别的沉重与漫长。接下来,诗人通过“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的反问,表现出对远行者归处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的忧虑,平原的荒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带来的变化。
在夕阳的余晖下,帆船的远去和苍翠的老树形成鲜明的对比,渲染了送别的氛围。“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更是道出了内心的失落,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留恋。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友人的关怀,更是对生活、对故乡的深切思考。整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轩辕征战后:提到历史人物,暗示战争后的孤寂和离别情景。
- 江海别离长:提到距离与离别的漫长,强化了送别的情感。
- 远客归何处:表达对友人未来的关心与不安。
- 平芜满故乡:故乡的荒凉,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夕阳帆杳杳:夕阳下船帆逐渐远去,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 旧里树苍苍:故乡的树木依然苍翠,暗示着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 惆怅蓬山下:在蓬山下的惆怅,表达了内心的感伤。
- 琼枝不可忘:美好回忆的难以忘怀,暗示着对过去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江海的遥远,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使其具有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忧伤与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帆:象征着远行与离别。
- 树:代表故乡的记忆与根基。
- 琼枝:象征着美好与珍贵的回忆,无法忘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轩辕”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唐太宗
- B. 黄帝
- C. 孔子
- D. 司马迁
-
“江海别离长”中“江海”象征什么?
- A. 富饶
- B. 离别
- C. 旅行
- D. 家园
-
诗中表现惆怅的意象是:
- A. 帆
- B. 夕阳
- C. 琼枝
- D. 树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别》:同样是送别题材,但更突出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侧重描写友谊与前途的畅想,情感更为昂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