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蒙蒙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鞦韆。
白话文翻译:
堤岸边,柳枝朦胧含烟,仿佛是温暖的二月天。 醉意中,不觉时节已变,随意地与孩子们一起荡秋千。
注释:
- 蒙蒙: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堤畔:堤岸边。
- 含烟:形容柳枝在轻雾中显得朦胧。
- 阳和:温暖的阳光。
- 时节改:季节的变化。
- 漫随:随意地跟随。
- 鞦韆:秋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是南唐的重要文臣,也是北宋初年的文学领袖之一。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柳枝辞十二首》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柳枝、烟雾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柳枝为切入点,通过“蒙蒙堤畔柳含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暖的春日氛围。诗人用“疑是阳和二月天”来表达对春日温暖的感受,仿佛时间倒流,回到了二月的温暖时光。后两句“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鞦韆”则展现了诗人随和、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即使在醉意中,也能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简单的快乐,不计较时间的流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蒙蒙堤畔柳含烟”:通过“蒙蒙”和“含烟”两个词,描绘了柳枝在轻雾中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春日的宁静和温暖。
- 第二句“疑是阳和二月天”:用“疑是”表达了一种错觉,仿佛现在是温暖的二月天,强调了春日的温暖和诗人对此的喜爱。
- 第三句“醉里不知时节改”:通过“醉里”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放松状态,不关心时间的流逝,享受当下的快乐。
- 第四句“漫随儿女打鞦韆”:用“漫随”表达了诗人的随和态度,与孩子们一起荡秋千,享受简单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蒙蒙堤畔柳含烟”中的“含烟”比喻柳枝在轻雾中的朦胧美。
- 拟人:“醉里不知时节改”中的“不知”赋予了诗人一种不关心时间流逝的拟人化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强调了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蒙蒙、堤畔、柳、含烟、阳和、二月天、醉里、时节改、漫随、儿女、打鞦韆。
- 详细解释:蒙蒙和含烟描绘了柳枝在轻雾中的朦胧美,阳和和二月天表达了春日的温暖,醉里和漫随展现了诗人的放松和随和态度,儿女和打鞦韆则表达了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简单快乐的场景。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蒙蒙堤畔柳含烟”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夏日的炎热 B. 春日的朦胧 C. 秋日的萧瑟 D. 冬日的寒冷
- 诗中“疑是阳和二月天”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夏日的炎热 B. 春日的温暖 C. 秋日的凉爽 D. 冬日的寒冷
- 诗中“醉里不知时节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时间流逝的焦虑 B. 对时间流逝的无所谓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对时间流逝的恐惧
- 诗中“漫随儿女打鞦韆”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生活态度? A. 严肃认真 B. 随和放松 C. 悲观消极 D. 激进积极
答案: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徐铉的其他诗作,如《春日》、《江南春》等,都体现了对春日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诗词对比: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徐铉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生活的享受。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徐铉诗集》、《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