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时间: 2025-01-04 07:40: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徐铉 〔唐代〕
元帅楼般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 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 杀气晓岩波上鷁,凯歌遥骇海边鲸。 促宣一作从军咏,回雇儒衣自不平。
白话文翻译:
元帅从楼船上出来治理军队,落星山外火旗明亮。 千帆在日光下助长江陵的气势,万里风声中传来下濑的声响。 清晨的杀气在岩石波浪上的鷁鸟上显现,胜利的歌声远远惊动了海边的鲸鱼。 急促地宣扬从军的歌咏,回头看那些穿着儒服的人心中自然不平。
注释:
字词注释:
- 元帅:指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 楼般:楼船,古代的一种大型战船。
- 落星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火旗:指军旗,因火光而显得明亮。
- 江陵:地名,今湖北省荆州市。
- 下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鷁:一种水鸟,此处象征军队。
- 凯歌:胜利的歌声。
- 促宣:急促地宣扬。
- 儒衣:指文人的服装。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是南唐的重要文臣,也是北宋初年的文学领袖之一。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对后世影响颇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元帅检阅水师的壮观场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雄浑的语言,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胜利的喜悦。诗中“回雇儒衣自不平”一句,反映了文人对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元帅检阅水师的壮观场面,通过“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等句,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胜利的喜悦。诗中“杀气晓岩波上鷁,凯歌遥骇海边鲸”一句,以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胜利的欢呼。最后“回雇儒衣自不平”一句,则反映了文人对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军功的向往,也有对和平生活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帅楼般出治兵:元帅从楼船上出来治理军队,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元帅的权威。
- 落星山外火旗明:落星山外火旗明亮,形容军队的旗帜在火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 千帆日助江陵势:千帆在日光下助长江陵的气势,形容军队的庞大和气势磅礴。
- 万里风驰下濑声:万里风声中传来下濑的声响,形容军队的行动迅速和声势浩大。
- 杀气晓岩波上鷁:清晨的杀气在岩石波浪上的鷁鸟上显现,形容战争的紧张气氛。
- 凯歌遥骇海边鲸:胜利的歌声远远惊动了海边的鲸鱼,形容胜利的喜悦和声势浩大。
- 促宣一作从军咏:急促地宣扬从军的歌咏,形容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 回雇儒衣自不平:回头看那些穿着儒服的人心中自然不平,反映了文人对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杀气晓岩波上鷁”,将杀气比作岩石波浪上的鷁鸟,形象生动。
- 拟人:如“凯歌遥骇海边鲸”,将凯歌拟人化,形容其声势浩大。
- 对仗:如“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帅检阅水师的壮观场面,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般:楼船,象征军队的威严和元帅的权威。
- 火旗:军旗,象征军队的旗帜在火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 千帆:象征军队的庞大和气势磅礴。
- 万里风:象征军队的行动迅速和声势浩大。
- 杀气:象征战争的紧张气氛。
- 凯歌:象征胜利的喜悦和声势浩大。
- 儒衣:象征文人的服装,反映了文人对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元帅楼般出治兵”中的“楼般”指的是什么? A. 楼船 B. 楼阁 C. 楼台 D. 楼宇
-
诗中“千帆日助江陵势”中的“江陵”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A. 湖北省荆州市 B. 江苏省南京市 C. 浙江省杭州市 D. 广东省广州市
-
诗中“杀气晓岩波上鷁”中的“鷁”是什么? A. 一种水鸟 B. 一种鱼 C. 一种兽 D. 一种植物
-
诗中“回雇儒衣自不平”中的“儒衣”指的是什么? A. 文人的服装 B. 军人的服装 C. 官员的服装 D. 平民的服装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王昌龄《出塞》: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反映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和边疆的艰苦。
诗词对比:
- 徐铉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和王昌龄的《出塞》相比,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反映了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徐铉诗集校注》:对徐铉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读,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