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抚州钟郎中》

时间: 2025-01-04 08:17:16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

封疆正多事,罇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

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抚州钟郎中 徐铉 〔唐代〕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罇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白话文翻译:

去年分别后,听说你在建安。边疆正多事,酒宴如何能欢畅。都护留下了空箭头,明君想要舞动盾牌。绕朝时不用,不是因为杀身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载:去年。
  • 分襟:分别。
  • 建安:地名,今福建省建瓯市。
  • 封疆:边疆。
  • 罇俎:酒器,这里指酒宴。
  • 都护:古代官名,边疆地区的军事长官。
  • 空遗镞:留下空箭头,比喻没有实际效果。
  • 明君:贤明的君主。
  • 舞干:舞动盾牌,比喻准备战斗。
  • 绕朝:指早晨绕城巡视。
  • 杀身难:指牺牲生命。

典故解析:

  • “都护空遗镞”:引用古代战争中士兵留下空箭头的典故,比喻努力但没有实际效果。
  • “明君欲舞干”:引用古代君主准备战斗的典故,比喻君主积极备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官至翰林学士。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寄给在建安的钟郎中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封疆正多事”一句,直接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而“罇俎若为欢”则反衬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无奈和苦闷。后两句“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则通过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徐铉诗歌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载分襟后”:去年分别后。
  • “寻闻在建安”:听说你在建安。
  • “封疆正多事”:边疆正多事。
  • “罇俎若为欢”:酒宴如何能欢畅。
  • “都护空遗镞”:都护留下了空箭头。
  • “明君欲舞干”:明君想要舞动盾牌。
  • “绕朝时不用”:绕朝时不用。
  • “非是杀身难”:不是因为杀身难。

修辞手法:

  • 比喻:“都护空遗镞”比喻努力但没有实际效果。
  • 典故:“明君欲舞干”引用古代君主准备战斗的典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封疆:边疆的意象,象征着动荡和不安。
  • 罇俎:酒宴的意象,象征着人们的无奈和苦闷。
  • 都护空遗镞:空箭头的意象,象征着努力但没有实际效果。
  • 明君欲舞干:舞动盾牌的意象,象征着积极备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封疆正多事”一句反映了什么? A. 边疆的和平 B. 边疆的动荡 C. 边疆的繁荣 答案:B

  2. “都护空遗镞”中的“空遗镞”比喻什么? A. 实际效果 B. 没有实际效果 C. 努力 答案:B

  3. “明君欲舞干”中的“舞干”比喻什么? A. 准备战斗 B. 庆祝胜利 C. 和平谈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铉的其他诗作,如《送王四十五归东都》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但徐铉的诗更加婉约细腻,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沉郁顿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徐铉诗集》: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可以全面了解其诗歌创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徐铉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