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与叶遐翁重见都门,并相约作春节词,爰缀小阕就教》

时间: 2025-01-02 03:52:12

情殷向阳。

声清绕梁。

讴吟韵协宫商。

鼓春风数行。

谁同播芳。

大羹共尝。

欣将赤帜高张。

看银灯焰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情殷向阳。声清绕梁。讴吟韵协宫商。鼓春风数行。谁同播芳。大羹共尝。欣将赤帜高张。看银灯焰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情和期待。情感如阳光般炽热,清晰的歌声在空中回荡,吟唱的旋律和宫商音律相得益彰。春风轻轻吹拂,多少美好的诗句随之而来。谁能一同播撒这芬芳?大家共享丰盛的佳肴,欢欣鼓舞地高举红色的旗帜,欣赏着耀眼的银灯火焰。

注释:

  • 情殷:情感热烈,殷切。
  • 向阳:向着阳光,象征积极向上的态度。
  • 声清:声音清晰动听。
  • 绕梁:形容声音在空中回荡,留连不去。
  • 讴吟:歌唱和吟诵。
  • 宫商:古代音律,指音乐的和谐。
  • 鼓春风:春风轻拂,比喻春天到来。
  • 播芳:撒播芳香,象征传播美好。
  • 大羹:丰盛的美食。
  • 赤帜:红色的旗帜,象征喜庆。
  • 银灯焰长:灯光闪烁,象征节日的热闹。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春风”与“红旗”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符合春节的节日氛围。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常常与团圆、欢乐、丰收等主题相关联,诗中表达的情感也正是对这些美好象征的渴望与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7-1969),字子涵,号秋水,近现代诗人,生于浙江,后移居上海。他的诗风受传统文化影响,融合了现代意识,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节前夕,诗人与友人相约重回都门,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因而作此诗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团圆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团圆情怀。开篇“情殷向阳”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紧接着的“声清绕梁”则通过声响的描绘展现了温馨的节日气氛。诗中提到的“讴吟韵协宫商”,更暗示了节日中人们共同歌唱的欢乐场面,表现了音乐与生活的和谐。

“鼓春风数行”则是对春天来临的期待,春风象征着万物复苏,充满生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谁同播芳”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共融,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份美好。

最后,“欣将赤帜高张”与“看银灯焰长”描绘了节日的喜庆场面,红色的旗帜象征着吉祥与欢庆,银灯的火焰则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节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情殷向阳”:表达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声清绕梁”:歌声清晰动听,形象地描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 “讴吟韵协宫商”:音乐韵律的和谐,表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共鸣。
    • “鼓春风数行”:春风轻柔,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的到来。
    • “谁同播芳”:呼唤朋友一同分享美好的时刻。
    • “大羹共尝”:象征团圆和共享美好事物的愿望。
    • “欣将赤帜高张”:庆祝的情绪,象征着吉祥和欢庆的气氛。
    • “看银灯焰长”:描绘节日的热闹场景,象征光明与希望。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声清绕梁”和“鼓春风数行”,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呼应。
    • 比喻:春风比喻新生和希望,红旗象征节日的喜庆。
    • 拟人:将春风、声音等拟人化,使其更具生动感。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与对团圆的珍视,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音乐与节日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与团结,折射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 声音:象征欢乐与生命力。
  • 春风:象征新生与活力。
  • 红旗:象征节日的喜庆与团圆。
  • 银灯:象征光明与温暖的节日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声清绕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欢乐
    • C. 寂寞
    • D. 忧愁
  2. “欣将赤帜高张”中的“赤帜”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吉庆
    • C. 失败
    • D. 消极
  3. 诗中提到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生命的复苏
    • C. 寂静
    •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元日》 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侧重自然景象的描绘。
  • 王安石的《元日》则以节日为主题,强调团圆与喜庆,传递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龙榆生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