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醉太平 钮西农
原文展示
吟春曲阑。听秋小园。幽情都付云笺。更鸣琴燕闲。芳妍碧山。青超玉田。笛声飞满江天。对斜阳暮峦。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曲栏边吟唱,秋天的小园里细细聆听。那幽幽的情思都寄托在云笺上,更有琴声悠扬,燕子在闲适地鸣叫。芳菲的美丽在碧绿的山峦间显露,青翠的田野如玉般娇美。笛声飘荡在江天之间,正对着斜阳映照下的暮峦。
注释
- 曲阑:曲折的栏杆,指园中的栏杆。
- 云笺:云彩般的纸张,寓意情感的寄托。
- 鸣琴:弹奏琴曲,寄托情感。
- 燕闲:燕子悠闲地鸣叫,象征宁静的氛围。
- 芳妍:花草的美丽。
- 碧山:青翠的山峦。
- 玉田:如玉般细腻的田野。
- 笛声:竹笛的声音,常用来表达悠远的情怀。
- 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常带有感伤之意。
- 暮峦:傍晚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与沉思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芬,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抒情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隽永,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和审美取向。
诗歌鉴赏
这首《醉太平》展现了诗人对春秋季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以“吟春曲阑”为引,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与“听秋小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在不同季节中的情感沉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悟。诗中“幽情都付云笺”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山水的美景,尤其是“笛声飞满江天”一句,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融,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陶醉。最后的“对斜阳暮峦”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春秋的美丽,又有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春曲阑:描写春天的景象,诗人在曲栏边吟唱,渗透着春的气息。
- 听秋小园:秋天的宁静,小园中传来的声音,形成春秋的对比。
- 幽情都付云笺:诗人的情感寄托于云彩般的纸上,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思索。
- 更鸣琴燕闲:琴声与燕子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芳妍碧山:描绘春天的美丽山景,色彩鲜明,生机盎然。
- 青超玉田:田野如玉般美丽,象征着丰饶与希望。
- 笛声飞满江天:笛声在江面与天空中飘荡,表达一种自由与愉悦的情感。
- 对斜阳暮峦:斜阳映照下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笺”,比喻情感寄托。
- 对仗:如“芳妍碧山,青超玉田”,对称工整。
- 拟人:如“鸣琴燕闲”,赋予燕子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与希望。
- 秋:象征成熟与思考。
- 曲阑:代表人文环境与生活的雅致。
- 笛声:象征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面哪一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A. 听秋小园
B. 笛声飞满江天
C. 对斜阳暮峦
D. 幽情都付云笺 -
“芳妍碧山”中的“芳妍”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春天的花草
C. 翠绿的山峦
D. 悠闲的生活 -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伤感
B. 迷茫
C. 宁静与悠然
D. 激昂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赵芬的《醉太平》更注重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一种生活的悠闲与恬静,而王维则通过山水表现出一种更为孤独与哲思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