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溪棹歌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清凉的月光如同弯弯的眉毛,挂在柳树的湾边。在越地的山色映衬下,仿佛置身于一面镜子中。兰溪的桃花雨下了三天,半夜时分,鲤鱼跃出水面,来到岸边。
注释:
- 凉月:指清冷的月光。
- 如眉:形容月亮的弯曲像女子的眉毛。
- 挂柳湾:柳树的湾边,意指水边的柳树。
- 越中:指越地,今浙江一带。
- 山色:山的颜色,指自然风光。
- 镜中看:如同在镜子中看到的景象,形容景色的清晰。
- 兰溪:指兰溪河,此地盛产桃花。
- 桃花雨:桃花落雨,形容春天的景象。
- 半夜:深夜时分。
- 鲤鱼来上滩:鲤鱼跃出水面,来到岸边。
典故解析:
“越中”指的是古代越国,今浙江一带。这里的山水风光与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交织,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唐代诗人,字景山,号汝水,出生于今江苏。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田园,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其游览兰溪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兰溪棹歌》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兰溪的自然景色,诗中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开篇“凉月如眉挂柳湾”,将月色与柳树结合,形成了一幅温柔的画面,给人以清凉的感受。接着,以“越中山色镜中看”表现出山水的倒影,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和动感。
“兰溪三日桃花雨”则引入了春天的气息,桃花雨的意象不仅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繁盛与美好。最后一句“半夜鲤鱼来上滩”,给人以意外的惊喜,鲤鱼跃出水面,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先描绘景象,月光清凉,形似女子的眉毛,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 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了越地的山色如同镜中倒影,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 兰溪三日桃花雨:提到兰溪的桃花雨,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半夜鲤鱼来上滩:引入动作,鲤鱼的跃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生命力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眉毛,形象生动。
- 对仗:如“凉月-山色”,形成对称美感。
- 意象:桃花、鲤鱼等自然元素,传递出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 凉月:象征着清幽与宁静。
- 柳湾:代表自然的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桃花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鲤鱼:象征活力与希望,跃出水面预示着向上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凉月如眉”中的“眉”指的是?
- A. 眼睛
- B. 眉毛
- C. 嘴巴
-
“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山的倒影
- B. 江水
- C. 柳树
-
鲤鱼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命力
- B. 悲伤
- C. 迷茫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将《兰溪棹歌》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兰溪棹歌》更侧重于静谧的夜景与生动的鱼跃,而《春夜喜雨》则强调雨水滋润万物,展现了春雨的恩泽与生命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文献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