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征答朝臣
——陈子昂
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
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志向的失落与羞愧。他怀着如白云般的理想,却因疲惫而无力追求;虽然君王对他给予了优厚的宠爱,但他却因参与征战感到心中愧疚。诗中提到“挼绳当系虏”,意味着对敌人的束缚,但他单枪匹马又何以获得功名?最后,孤独的剑无法寄托他的理想,而那长久的歌声也只能在边塞的风中徘徊。
注释:
- 白云意:比喻高远的志向和理想。
- 疲薾:疲惫的样子,表示心力交瘁。
- 谬殊宠:意指君王的宠爱是错误的,或对他过度的恩宠。
- 旌节:指军旗、战旗,参与征战的象征。
- 挼绳:系住、束缚的意思。
- 孤剑:指孤独的剑,象征着孤立无援的状态。
- 长谣:长久的歌声,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感慨和抒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云”意象常见于古代文人对理想的追求,象征着高洁与脱俗。“君王谬殊宠”则暗示了历史上许多文人因不满政治而感到无奈的情绪,常有“得志不得志”的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喈,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气势宏伟、情感深沉而被后人称道。生于动荡的时代,陈子昂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陈子昂担任朝臣期间,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内心纠结于个人理想与国家责任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东征答朝臣》是一首充满壮志与失落的作品,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责任之间的深刻反思。开篇“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诗人自述抱负如白云般高远,却因生活的疲惫而感到愧疚,突显出一种身心俱疲的感受。随后的“君王谬殊宠”更是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地位和政治环境的不满,表达了对君王偏宠的无奈。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则显示出诗人对战争的无力感与对个人功名的淡漠,强调了单枪匹马的孤独与无助。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中达到高潮,孤剑不仅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的挣扎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白云意:诗人自述,自己一生的理想如云般自由高远。
- 疲薾愧为雄:因疲惫而感到愧疚,无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 君王谬殊宠:诗人认为君王的宠爱过于偏颇,感到不安。
- 旌节此从戎:参与征战,意味着诗人不得不投身于战事。
- 挼绳当系虏:束缚敌人,表现出对战争的责任感。
- 单马岂邀功:单枪匹马的他,无法获得真正的功名。
- 孤剑将何托:孤独的剑无法寄托自己的理想。
- 长谣塞上风:长久的歌声只能随风飘散,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志向比作白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孤剑象征个人的孤独与无助。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展现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与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孤剑:象征孤立无援的状态。
- 塞上风:代指边塞战事与无奈的感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平生白云意”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理想
- B. 诗人的家庭
- C. 诗人的仇敌
-
“挼绳当系虏”中的“虏”指的是?
- A. 敌人
- B. 同胞
- C. 朋友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失落与无奈
- C. 轻松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春望》与《东征答朝臣》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失落,前者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理想的孤独与无助,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陈子昂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