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燕》

时间: 2025-01-04 08:45:30

已知秋社近,更绕画梁飞。

主意岂不念,天时难独违。

双归辽海远,对语夕阳稀。

花雨重来日,故巢还是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燕
施敬 〔明代〕

已知秋社近,更绕画梁飞。
主意岂不念,天时难独违。
双归辽海远,对语夕阳稀。
花雨重来日,故巢还是非。


白话文翻译:

已知秋天的社日快到了,燕子却在画梁上盘旋飞舞。
难道主人的心思不在这里吗?可是天时却难以违逆。
双双归来的燕子在辽阔的海边遥远的对话,夕阳的光线渐渐稀少。
明年花雨再来,故巢还是不再是以前的样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社:指秋天的祭社活动,表示季节的转换。
  • 画梁:指装饰有画的梁柱,燕子常常在此栖息。
  • 主意:指人的心思、念头。
  • 天时:自然的规律或季节的变化。
  • 辽海:辽阔的海面,象征远方。
  • 夕阳:指傍晚的太阳,光线逐渐减弱。
  • 花雨:春天的花瓣飘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故巢:燕子的老巢,象征归属感。

典故解析:

  • 燕子象征着春天和归来,常常作为游子思乡的象征。
  • “花雨”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敬,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燕子归来的季节,表现了诗人对燕子、对故乡的思念,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变化的无奈。


诗歌鉴赏:

《归燕》是一首描写燕子归来的诗,诗人通过燕子的飞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首句“已知秋社近,更绕画梁飞”点明了季节的变换,燕子在秋天来临之际仍在嬉戏,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执着与不舍。接下来的“主意岂不念,天时难独违”则引入了对人心的思考,仿佛在质问燕子,是否也在怀念曾经的安宁时光。

第三联中“双归辽海远,对语夕阳稀”,燕子在辽阔的海面上归来,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它们,渲染了情景的美丽与孤独。而最后一句“花雨重来日,故巢还是非”则深刻地揭示了变化的不可逆转,尽管春天依旧会来,但旧日的巢穴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样,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燕子的归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光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惆怅的情感。诗中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使人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知秋社近,更绕画梁飞:秋天的社日将至,燕子在画梁上飞舞,表现了燕子的活泼。
  • 主意岂不念,天时难独违:燕子的归来是否在思念主人,但自然规律却难以改变。
  • 双归辽海远,对语夕阳稀:两只燕子在辽远的海边交流,夕阳的光线逐渐稀少,寓意着时间的流逝。
  • 花雨重来日,故巢还是非:明年春天花雨再来,但旧巢却已不再如昔,象征着怀旧与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的归来比作对旧时光的怀念。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对话。
  • 对仗:如“花雨重来日,故巢还是非”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归来燕子的惋惜,暗含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燕子的归来中,感受到自然的轮回与人事的无常,展现了浓厚的思乡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归属和温暖。
  • 秋社: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余晖与无常。
  • 花雨: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社”指的是什么? A. 春节
    B. 秋天的祭社活动
    C. 夏天的节日

  2. “双归辽海远”中“辽海”指的是什么? A. 辽阔的海面
    B. 一片湖泊
    C. 一条河流

  3. 诗中对燕子的描绘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与思念
    C. 生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燕子来时春社》 - 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施敬的《归燕》与李清照的《燕子来时春社》同样描绘了燕子与季节的关系,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施敬则强调了秋天的惆怅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命体验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