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人还旴江
新凉生白苎,游子倍凄然。
客思秋砧外,乡心旅雁前。
西风千里道,斜月五更船。
亦有还家梦,随君到汝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的凉意,白苎草在晨风中摇曳,游子在离乡时倍感凄凉。客居他乡,思念故乡的心情如同秋天的砧声,渴望归家的心情如同飞过的雁阵。西风吹拂,千里之外的道路在呼唤,斜月映照着五更的船只。即便如此,归家的梦依然存在,随同你一路前行到汝川。
注释:
- 白苎:白苎草,指一种植物,象征着秋天的凉意。
- 游子:离乡在外的人,常用于指代思乡的人。
- 客思:旅客的思乡情。
- 秋砧:秋天的砧声,暗示着乡愁和故乡的生活。
- 旅雁:指迁徙的雁,象征着游子的心情。
- 西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来寒意和思念。
- 斜月:月亮倾斜,表示时间已晚。
- 五更:指夜间的时辰,表示较早的时刻。
- 汝川:地名,可能为作者的故乡或归属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扩(约1520-约1570),字伯恭,号静庵,明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黎扩送别友人之际,正值初秋,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和离别的愁苦,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不舍。
诗歌鉴赏:
《送人还旴江》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现了游子在离乡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新凉生白苎”引入秋意,营造出一幅清冷的画面,传达了离别带来的凄凉感。接着,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季节变化相结合,展现了旅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尤其是“客思秋砧外,乡心旅雁前”两句,运用砧声和雁阵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离乡游子的无尽思念。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西风千里道,斜月五更船”表现了离别的漫长与孤独,西风和斜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最后一句“亦有还家梦,随君到汝川”则是诗人的一种安慰和希望,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与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凉生白苎:秋季的凉意使得白苎草开始生长,带来了初秋的气息。
- 游子倍凄然:离乡在外的游子倍感凄凉,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惆怅。
- 客思秋砧外:在秋天的砧声之外,感受到思乡的情感愈发强烈。
- 乡心旅雁前: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如同在前飞的雁阵。
- 西风千里道:西风吹拂,暗示着归家的距离遥远。
- 斜月五更船:月光倾斜,夜深人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亦有还家梦:尽管离别,心中仍存有回家的梦想。
- 随君到汝川:愿意跟随友人,一同走向归家的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情比作秋砧的声音和旅雁的飞行,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 对仗:如“新凉”与“游子”、“西风”与“斜月”,形成了和谐的音韵效果。
- 意象构建:通过自然景物(如白苎、月、雁)与人情相结合,产生了深刻的意象和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游子在离别时的思乡之情,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苎:象征初秋,带来清凉的感受。
- 秋砧:代表故乡的生活,激起思乡之情。
- 旅雁:象征游子,表达对家乡的向往。
- 西风: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渴望。
- 斜月:营造出孤独的夜晚,增强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凉生白苎”所表现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客思秋砧外”中的“秋砧”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风
b) 故乡的生活
c) 远方的旅程
d) 友人的思念 -
诗中提到的“旅雁”象征什么? a) 游子对友人的思念
b) 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c) 秋天的来临
d) 斜月的美丽
答案:
- c) 秋天
- b) 故乡的生活
- b) 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送别为主题,情感表达更为直接,结合山水意象,展现壮阔与豪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人还旴江》这首古诗,深入体会其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