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潮州愈》
时间: 2025-01-04 09:39: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贾岛的《寄韩潮州愈》原文如下:
此心曾与木兰舟,
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
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
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
月明初上浪西楼。
白话文翻译:
这颗心曾随木兰舟,
一直航行到天南的潮水之头。
隔着山岭的篇章传递到华岳,
离开关口的书信流经泷水。
山峰高悬,驿路尽头残云断绝,
海水浸入城根,老树在秋色中愈显苍老。
一夜之间,瘴气和风卷走了所有,
月亮明亮地升起在西楼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木兰舟:指古代的船只,这里可能指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 潮水头:潮水的起点,指海边的景象。
- 华岳:华山,五岳之一,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志向。
- 泷流:指流水,象征书信的流转。
- 峰悬:高耸的山峰。
- 瘴烟:指潮湿、病气的风,常用于描绘南方的气候。
- 西楼:指西边的楼阁,常作为诗歌中的意象。
典故解析:
- 木兰舟:可能暗指古代木兰的传说,象征忠诚与勇敢。
- 华岳:历史上华山为道教圣地,象征高洁的人格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号石头,出生于今河南省,因其诗风清丽、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推崇。与李白、杜甫并称。贾岛生于动荡的时期,社会变迁影响了其诗歌创作。
创作背景: 《寄韩潮州愈》写于贾岛在唐代的某个时期,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书信的交流显得尤为珍贵,诗中回顾与友人的往事,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寄韩潮州愈》是贾岛的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蕴含着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感悟。全诗以“心”和“舟”开篇,展现出一种寄情于物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心灵与自然的共鸣。诗中用“木兰舟”象征友谊的航行,“潮水头”则是情感的归宿,二者相映成趣,传达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契合。
在空间的描绘上,诗人通过“隔岭篇章”和“出关书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流动,令人为之动容。同时,诗中“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生交织的画面,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中“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则是情感的升华,月亮象征着希望与思念,西楼的意象则增添了一层孤独与思索,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示了贾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心曾与木兰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追忆,心与舟的结合象征着心灵的寄托。
- 直到天南潮水头:描绘了心灵的远行,直至远方的海潮,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隔岭篇章来华岳:表明虽然相隔山岭,但仍能通过书信传递情感。
- 出关书信过泷流:书信如流水般流动,传递彼此的心声。
- 峰悬驿路残云断:写出高山驿路的险峻与孤寂,残云似乎也在诉说着愁思。
- 海浸城根老树秋:描绘海水浸入城根,老树在秋天的凋零,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一夕瘴烟风卷尽:一夜之间,瘴烟和风消散,暗示着生活的变迁。
- 月明初上浪西楼:月光初升,照亮西楼,象征希望与思念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与舟相提并论,表达情感的寄托。
- 对仗:如“峰悬”与“海浸”形成对照,增强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兰舟:象征友情、情感的承载。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华岳:象征理想与追求。
- 泷流:象征书信的流转与沟通。
- 残云:象征孤独与愁思。
- 老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明:象征希望与思念的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木兰舟”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船只
c) 时光 -
“隔岭篇章”中的“篇章”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书信
c) 小说 -
最后两句中“月明初上浪西楼”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孤独
b) 希望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 a) 友情
- b) 书信
- b) 希望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 李白的《静夜思》:描绘了月光下的思乡情怀,意境悠远。
诗词对比:
- 贾岛《寄韩潮州愈》 vs 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贾岛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杜甫则更加直接和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贾岛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