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去行人远,尘随马不穷。
旅情斜日后,春色早烟中。
流水穿空馆,闲花发故宫。
旧乡千里思,池上绿杨风。
白话文翻译:
远去的行人越来越远,尘土随着马蹄声不断升起。
旅途的思念在斜阳下愈发明显,春色早已笼罩在烟雾之中。
流水穿过空荡荡的馆舍,闲散的花朵在故宫中盛开。
对故乡的思念千里之外,池边的绿杨在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去:远去、渐行渐远。
- 尘随马不穷:尘土随着马的行走不断升起,形容旅途的尘土飞扬。
- 旅情:旅途中的情感与思绪。
- 斜日:夕阳西下,指日头倾斜时的情景。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早烟:指春天的烟雾或轻雾。
- 流水穿空馆:流水穿过空荡荡的馆舍。
- 闲花:指随意开放的花朵。
- 故宫:指旧时皇宫或自己熟悉的地方。
- 千里思:思念之情跨越千里,形容思乡的深切。
- 池上绿杨风:池塘边绿色的杨树在风中摇曳。
典故解析:
- “故宫”在古代指的是皇宫,但在这里可以引申为作者的故乡或心灵寄托的地方,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晚号“梦窗”。他以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景感。贾岛的诗歌常常充满哲理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春行》写于贾岛的游历之中,表现了他在春日旅途中的感怀。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多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借景抒情成为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
诗歌鉴赏:
《春行》以春日的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首联“去去行人远,尘随马不穷”描绘出一种旅途的孤寂,令人感受到远行的无尽与艰辛。点出尘土飞扬,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仿佛耳边响起马蹄声。
接下来的“旅情斜日后,春色早烟中”则通过斜阳和春色的结合,表现出温柔而又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春天的美好却又带来对故乡的思念。后两句“流水穿空馆,闲花发故宫”中,流水与闲花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往昔的追忆。最后一句“旧乡千里思,池上绿杨风”更是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绿杨在风中摇曳的意象,给人一种轻柔而悲凉的感受。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展现了贾岛对春天和故乡的独特理解,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与情感共鸣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去行人远:描绘远行的孤独和无尽,行人愈走愈远。
- 尘随马不穷:旅途中的尘土飞扬,象征着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 旅情斜日后:旅途的思绪随着夕阳而生,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
- 春色早烟中:春天的颜色与烟雾交融,传达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 流水穿空馆:流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空荡荡的馆舍给人以孤寂之感。
- 闲花发故宫:闲逸的花朵在故宫盛开,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 旧乡千里思:思乡之情千里之外,体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池上绿杨风:杨树在风中摇曳,象征着诗人对故乡自然的依恋。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比喻:将旅途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将闲花的开放与人情态结合,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日旅途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体现了“离愁别绪”的主题,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情感敏感与自然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人:象征孤独和思念,代表远行中的人。
- 尘土:代表旅途的艰辛与无尽。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春色:象征希望与生机。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动与不息。
- 闲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悠闲。
- 故乡:代表心灵的归属与思念的对象。
- 绿杨:象征自然的美丽与乡愁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贾岛
- C. 杜甫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旧乡千里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奈
-
“尘随马不穷”中的“尘”指的是什么?
- A. 沙子
- B. 尘土
- C. 雪
- D. 水
答案:
- B. 贾岛
- B. 思念
- B. 尘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春行》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直接地表现了对故乡月亮的依恋,而《春行》则通过春日的景色来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春望》中虽然同样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加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国之情,情感层面较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贾岛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