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崇圣寺斌公房
作者:贾岛 〔唐代〕
近来惟一食,
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
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
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
经行是息机。
白话文翻译
最近只吃一顿饭,
在树下关上禅房的门。
夕阳映照着寒山的钟声,
多年来我已经穿坏了僧衣。
白发愈长愈要剃去,
在遥远的青霭中我还要回归。
仍然说是游览南岳,
修行的过程便是休息的契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惟一食:只吃一顿饭。
- 掩:关上,掩盖。
- 寒山:指气候寒冷的山。
- 磬:一种古乐器,常用于寺庙中。
- 坏衲衣:指僧衣已经穿旧了。
- 青霭:青色的雾气,指远处的山景。
- 游南岳:指游览南岳,南岳指的是衡山,为五岳之一。
- 息机:指修行的过程也是一种休息的方式。
典故解析:
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历史悠久,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象征着高洁的志向和追求。贾岛通过游南岳强调了修行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字阮籍,号梦窗,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禅宗,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创作背景:
《崇圣寺斌公房》创作于贾岛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修行的思考。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沉思。
诗歌鉴赏
贾岛的《崇圣寺斌公房》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诗的开头“近来惟一食”,直接表达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对物欲的淡泊。接下来的“树下掩禅扉”,则给人一种宁静的禅意场景,仿佛能听到树影摇曳间的静谧。
“落日寒山磬”一句,铺陈出黄昏时分,夕阳映照着寒冷山峦的景象,钟声悠扬,增添了诗的氛围。这种意境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下来的“多年坏衲衣”透露出时间的流逝与身外物的消逝,衲衣的破旧象征着经历岁月的沧桑,也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白须长更剃”,表现了对老年的感慨,似乎在说,尽管外在的年华流逝,内心的追求却依然坚定。最后两句“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则是诗人的哲学思考,游历南岳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与解脱。
整首诗在简朴的生活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贾岛对生活、自然和自我内心的独特理解,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近来惟一食:表达了诗人生活的极简,强调了对物质的淡泊。
- 树下掩禅扉:描绘出安静的环境,暗示修行的状态。
- 落日寒山磬:夕阳西下,钟声悠扬,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多年坏衲衣: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 白须长更剃:表达对衰老的感慨,体现对世事的无奈。
- 青霭远还归:寓意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喧嚣。
- 仍说游南岳:强调修行的意义,游览南岳是一种精神追求。
- 经行是息机:阐述了修行与休息的关系,强调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坏衲衣”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对仗:如“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形成音韵的和谐美感。
- 意象:落日、寒山、磬声等意象交织,构成诗的整体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内心修行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的精神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象征生命与宁静,代表修行的环境。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寒山:代表孤独与清净的境地。
- 磬声:象征佛教的庄严与内心的宁静。
- 衲衣:象征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贾岛的《崇圣寺斌公房》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简朴修行的追求
- C. 对爱情的思考
-
诗中的“白须长更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年轻的怀念
- B. 对死亡的恐惧
- C. 对衰老的感慨
-
“仍说游南岳”中的“南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五岳之一
- B. 诗人的故乡
- C. 一座寺庙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贾岛的《崇圣寺斌公房》更加侧重于个体的内心修行和对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交融。两者在意境和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贾岛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全面解读贾岛的《崇圣寺斌公房》,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