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四日,雪坡太守周门柘入云居山中,复》

时间: 2025-01-19 19:53:58

文章太守早休牙,五马传呼处士家。

好客新分朱露酒,题诗近在白云窝。

山中子落千年桂,海上人归八月槎。

水月楼头横玉笛,误猜萼绿是韶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初四日,雪坡太守周门柘入云居山中,复
杨维桢 〔元代〕

文章太守早休牙,五马传呼处士家。
好客新分朱露酒,题诗近在白云窝。
山中子落千年桂,海上人归八月槎。
水月楼头横玉笛,误猜萼绿是韶华。


白话文翻译:

在八月初四这一天,雪坡的太守周门柘来到云居山中。
太守早早地放下了公事,五匹马传呼着召见隐士的家。
他好客地新酿了朱露酒,题诗的地方就在白云环绕的山窝。
山中人落下千年的桂树,海上人归来时乘坐八月的木筏。
水月楼上的玉笛悠然吹奏,误以为那绿萼是春天的华美。


注释: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治理一方。
  • 朱露酒:一种地方特产的美酒,形容酒色如朱,味美可口。
  • 白云窝:指山中的某个地方,云雾缭绕,意境优美。
  • 千年桂:桂树,象征长寿和高洁。
  • 八月槎:指八月时节,归来的船只,槎即木筏。
  • 水月楼:一座水边的楼,楼前有月影和水波的倒影。
  • 萼绿:指花的萼片,青绿的颜色。
  •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春光明媚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明,号雪坡,晚号云居山人,出生于元代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以清丽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邀请,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开篇即以太守的身份引入,显示出一种对官场生活的放下,体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好客新分朱露酒”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热情招待,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纯真。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山中子落千年桂”展示了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永恒,桂树的象征意义在于高洁和长寿,暗含对友人长久的祝愿。而“海上人归八月槎”则引出对归来的思念,表现了人间的离别与重聚。最后两句以“水月楼头横玉笛”结束,悠扬的玉笛声与月影相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梦幻的境界,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章太守早休牙:太守早早放下公事,显示出他的洒脱。
  2. 五马传呼处士家:用马传召隐士,表现对友人的重视。
  3. 好客新分朱露酒:好客之情,准备了美酒,展现热情。
  4. 题诗近在白云窝:诗题近在山中,意境悠然自得。
  5. 山中子落千年桂:桂树象征长寿,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
  6. 海上人归八月槎:描绘归人归来的情景,象征团圆。
  7. 水月楼头横玉笛:玉笛声悠扬,营造宁静的氛围。
  8. 误猜萼绿是韶华:将绿萼误认为春华,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月楼头横玉笛”,通过比喻展现音乐的悠扬。
  • 对仗:如“山中子落千年桂,海上人归八月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情冷暖,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守:象征着官场生活的责任与压力。
  • 朱露酒:象征人情的温暖与热情的款待。
  • 千年桂:象征长寿、高洁与永恒的友谊。
  • 水月:象征宁静与梦幻的境界,反映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杨维桢
    • C. 杜甫
  2. “山中子落千年桂”中的“桂”象征什么?

    • A. 高洁
    • B. 财富
    • C. 努力
  3. “水月楼头横玉笛”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热闹
    • B. 宁静
    • C.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杨维桢的《八月初四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月下的美景,但杨维桢更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体现出孤独与豪放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收录了众多元代诗人的作品,帮助理解当时的文学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