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德安重九》
时间: 2025-01-19 15:30: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德安重九
唐圭璋
急雨添潮,高风趁雁。
满城落叶如花片。
登临无处觅荒台,
湿云遮尽青山面。
帆背澄江,钟回翠巘。
旧游空忆齐梁殿。
乱离骨肉散天涯,
谁家插得茱萸遍。
白话文翻译:
急促的雨水浸润了潮水,强劲的风伴随着大雁飞来。
满城的落叶如同花瓣般飘散。
登高望远却无处寻觅荒凉的台子,
湿润的云层遮蔽了青山的面容。
船帆迎着清澈的江水,钟声回荡在翠绿的山峦。
往日的游玩只能空忆齐梁的宫殿,
亲人离散,四散天涯,
谁家能在重阳节插满茱萸?
注释:
字词注释:
- 急雨:急促的雨。
- 添潮:增加潮水。
- 高风:强劲的风。
- 趁雁:伴随大雁。
- 满城:整个城市。
- 落叶:秋天的树叶。
- 荒台:空旷的高台。
- 湿云:湿润的云。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钟回:钟声回荡。
- 齐梁殿:指齐国和梁国的宫殿,象征旧地。
- 茱萸:一种草本植物,重阳节时插的象征长寿与驱邪的植物。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插茱萸、登高望远、喝菊花酒等习俗。
- 齐梁殿:齐国和梁国曾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两个重要国家,提及此处表现了诗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圭璋(1871-1919),字子孟,号松雪,近代诗人,生于江西,曾为教育家。他的诗风兼具传统与创新,常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在此佳节时的孤独与对旧游的怀念,结合急雨与落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 德安重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场景,通过急雨与高风的描绘,渲染出一种秋天的气息,诗人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首句“急雨添潮,高风趁雁”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秋日的急促与冷清,随即“满城落叶如花片”则将视角转向城市,落叶如花瓣般散落,暗含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登临无处觅荒台,湿云遮尽青山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日景致的追寻,却发现已无处可寻,湿云遮蔽青山的意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失落与惆怅。而后句“帆背澄江,钟回翠巘”将视野拉回到水边,清澈的江水与回响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安宁与美好。
结尾的“乱离骨肉散天涯,谁家插得茱萸遍”,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至对家庭与亲人的思念,重阳节本是团圆的日子,而此时的孤独却更加凸显了人间的无常与离散。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传达了深沉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秋日的萧瑟与思乡的苦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雨添潮,高风趁雁:急雨使得潮水上涨,强风伴随着飞来的大雁,描绘出秋天的气候特征。
- 满城落叶如花片:城市里满是落叶,形象地比喻成花瓣,展现凋零之美。
- 登临无处觅荒台:登高望远却无处可寻荒凉的高台,表现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
- 湿云遮尽青山面:湿润的云层遮住了青山的面容,寓意心中的迷茫与困惑。
- 帆背澄江,钟回翠巘:船帆迎着清澈的江水,钟声在翠绿的山峦中回荡,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旧游空忆齐梁殿:对往日游玩的地方的怀念,意在抒发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乱离骨肉散天涯:亲人四散,无法团聚,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谁家插得茱萸遍:感叹重阳节插茱萸的传统,泛指对家庭团圆的渴望与对亲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叶比作花片,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如“急雨添潮,高风趁雁”,展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 象征:茱萸象征着家庭团聚与对亲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离散的忧伤与重阳节对团圆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雨:象征着变幻莫测的生活。
- 落叶: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青山:象征着永恒的自然与人心中的理想。
- 茱萸:代表着节日的团聚与对亲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
诗中“落叶如花片”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命的美丽
- B. 生命的脆弱
- C. 生命的繁荣
- D. 生命的孤独
-
诗中提到的“齐梁殿”是指?
- A. 唐代的宫殿
- B. 南北朝时期的国家
- C. 古代的文化名胜
- D. 诗人的家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情感更加直接。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的团圆与思念,形式与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意象更为简洁明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