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一 代石甫寄琴客》
时间: 2025-01-19 21:48: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舞袖双回,歌珠一串。瑶台月下时相见。惺忪言语已魂销,更禁一再秋波转。万口同夸,千人争看。几曾独对桃花面。近来心事冷如簧,时时欲就朱唇暖。
白话文翻译:
舞动的袖子如双飞的燕子,串珠般的歌声在耳边回响。我们在瑶台月下相见,交谈时的朦胧已让我神魂颠倒,更何况那秋波的眼神一再流转。无数人纷纷赞美,千百人争相观看。但是我却几乎从未独自面对那桃花般的容颜。最近心中的烦恼冷如琴弦,时时渴望能温暖那朱唇。
注释:
- 舞袖:形容女子舞动的衣袖,常用以形容优雅。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象征美丽的环境。
- 惺忪:形容迷迷糊糊的样子,通常指刚睡醒或刚刚清醒。
- 魂销:形容神魂迷失,心神不宁。
- 秋波:形容眼神流转如秋水,带有柔情。
典故解析:
- 瑶台:来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常被用来描绘仙境或理想的爱情空间。
- 桃花面:桃花象征美丽的女子,这里指代诗中所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善于描写爱情和风景,其作品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之际,个人情感常常被外界环境影响,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 代石甫寄琴客》以其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开篇的“舞袖双回,歌珠一串”便勾画出一种轻盈而又柔美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月下的瑶台,感受到那种轻盈舞动的美感。而“惺忪言语已魂销”一句则表现了对话中的迷醉和心动,瞬间让人沉浸在那种朦胧而美好的情感中。
接下来的“万口同夸,千人争看”暗示出诗人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尽管众人赞美,但他却感到孤独,因“几曾独对桃花面”的自白,显现出对心上人的渴望与不安。最后,诗人在结尾处以“近来心事冷如簧,时时欲就朱唇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温暖爱情的向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冲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将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传达给读者,令人不禁反思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舞袖双回:描绘女子舞动的美态。
- 歌珠一串:形容歌声如珠般动听。
- 瑶台月下时相见:在美丽的瑶台下,月光中相聚。
- 惺忪言语已魂销:交谈时心神迷醉,无法自拔。
- 更禁一再秋波转:更何况那温柔的眼神不断流转,令人心动。
- 万口同夸,千人争看:众人赞美,吸引眼球。
- 几曾独对桃花面:几乎没有单独面对心上人的机会。
- 近来心事冷如簧:内心烦闷,情感冷淡。
- 时时欲就朱唇暖:渴望温暖的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歌声比作珠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万口同夸,千人争看”,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心事拟人化,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孤独,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舞袖:象征优雅与美丽。
- 瑶台:象征理想的爱情与美好环境。
- 桃花:象征美丽的女子与短暂的爱情。
- 朱唇:象征爱情的温暖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惺忪言语已魂销”中“惺忪”是什么意思? A. 清晰 B. 迷糊 C. 明亮
- 诗歌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爱情 C. 残酷
- 诗中表现诗人内心孤独的句子是? A. 万口同夸 B. 几曾独对桃花面 C. 舞袖双回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渴望,但更加侧重于对过往的追忆,而樊增祥的《踏莎行》则更强调眼前的情感冲突和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