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和材甫听弹琵琶作)》

时间: 2025-01-04 11:37:54

凤翼双双,金泥细细。

四弦斜抱拢纤指。

紫檀香暖转春雷,嘈嘈切切声相继。

弱柳腰肢,轻云情思。

曲中多少风流事。

红牙拍碎少年心,可怜辜负尊前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和材甫听弹琵琶作)

凤翼双双,金泥细细。
四弦斜抱拢纤指。
紫檀香暖转春雷,
嘈嘈切切声相继。
弱柳腰肢,轻云情思。
曲中多少风流事。
红牙拍碎少年心,
可怜辜负尊前意。

白话文翻译:

凤翼如双翅般轻盈,金色泥土细腻如画。
四根弦乐器斜倚着纤细的手指。
紫檀木的香气温暖如春雷,
嘈嘈切切的琴声此起彼伏。
如弱柳般的身姿,轻云般的情思,
曲中有多少风流韵事。
红牙轻轻敲打,少年心事被击碎,
真可怜辜负了面前的情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凤翼:指凤凰的翅膀,用来形容轻盈美丽。
  • 金泥:古代画工用来描绘细致的金色泥土。
  • 四弦:指琵琶的四根弦。
  • 紫檀:一种珍贵的木材,常用以制作乐器。
  • 嘈嘈切切:形容乐声清脆而又富有变化。
  • 弱柳:比喻柔软的女子或温柔的情感。
  • 红牙:指琵琶的拨片,形容弹奏时的细腻。

典故解析:

  • 琵琶:古代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和风流韵事。
  • 弱柳:常用来比喻女子的柔美与婉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或作曾几),字子瞻,号澹斋,生于宋代,著名词人。其诗词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擅长描写女性的柔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听闻琵琶声,感触良多,借助音乐表达对人生风流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音乐感的词作,借琵琶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诗中描绘了琵琶弹奏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音色的美妙与情感的细腻。开篇的“凤翼双双,金泥细细”便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仿佛可以看到轻盈的舞动和细腻的工艺。随着乐声的起伏,诗人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曲中,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弱柳腰肢,轻云情思”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比拟女子,展现其柔美与温婉,反映出诗人对女性的赞美与向往。而在结尾处,诗人通过“红牙拍碎少年心”表达了对青春的惋惜和对错过的情感的无奈,生动地反映出情感的复杂与多元。

整首词流畅自然,音律优美,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音乐、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翼双双,金泥细细:用凤的翅膀形容音乐的轻盈,金泥则描绘乐器的精美。
  2. 四弦斜抱拢纤指:琵琶的四根弦被细腻的手指轻轻抚摸,展现出音乐的温柔。
  3. 紫檀香暖转春雷:紫檀木的香气如春雷般温暖,形容乐声的震撼与美好。
  4. 嘈嘈切切声相继:乐声此起彼伏,展现出音乐的层次与节奏。
  5. 弱柳腰肢,轻云情思:用自然景象来比拟女子的柔美,表达轻盈的情感。
  6. 曲中多少风流事:音乐中蕴含了多少风流韵事,感叹往事。
  7. 红牙拍碎少年心:琵琶的声音击碎了年轻人的心事,表达了对青春的感伤。
  8. 可怜辜负尊前意:感叹在面对情意时的无奈与辜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弱柳腰肢”比喻女子的柔美。
  • 拟人:音乐被赋予了情感,展现出音乐的生命力。
  • 对仗:前后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音乐表达了对青春、爱情的感慨,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与无奈,融合了自然与音乐的美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翼:象征着美丽与轻盈。
  • 紫檀香:代表珍贵与优雅,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弱柳:体现柔美与脆弱,象征女性的温柔。
  • 红牙:体现音乐的细腻与情感的冲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凤翼双双”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美丽与轻盈
    • B. 力量与坚韧
    • C. 复杂与多元
  2. “弱柳腰肢”用来比喻什么?

    • A. 自然景象
    • B. 女性的柔美
    • C. 青春的无奈
  3. 该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自然的美丽
    • B. 对青春与爱情的感慨
    • C. 对音乐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曾觌的《踏莎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音乐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前者侧重于音乐的描写,后者则着重于对往事的怀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曾觌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