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上境》

时间: 2025-01-04 08:03:06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

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坛上境
元稹

野人性僻穷深僻,
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
九光霞外宿天坛。
洪涟浩渺东溟曙,
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
马君家世奉还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性情孤僻的隐士在天坛的境遇。他与官场的闲适无缘,远离尘世的纷扰,万里之外的洞中朝拜玉帝,仰望九天之上的霞光。浩瀚的东海晨曦映照,白日的寒冷笼罩着天坛。诗人提到因为南昌的仙籍被检索,马君的家世似乎与这种仙道有些关联,最终奉还了丹药。

注释

  1. 野人:指隐士或生活在山林中的人,性情孤僻。
  2. 性僻:性情古怪、孤独。
  3. 芸署:指官府。
  4. 朝玉帝:朝拜玉皇大帝,表示一种信仰或尊崇。
  5. 九光霞外:形容天上的光辉。
  6. 洪涟浩渺:形容水面辽阔、波澜壮阔。
  7. 东溟:指东海。
  8. 白日低回:形容太阳的运行状态。
  9. 南昌:地名,指江西南昌。
  10. 检仙籍:检查仙人的身份。
  11. 马君:指马家的人,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
  12. 奉还丹:归还仙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 - 831年),字微之,号崇贤,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白居易并称,为“元白”。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广泛,常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天坛上境》创作于元稹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思考时期,诗中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道教思想的倾向。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诗歌鉴赏

《天坛上境》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元稹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野人性僻穷深僻”引入,突显了隐士的孤独与与世隔绝,接着与“芸署官闲不似官”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出他对官场的无奈与失望。通过“万里洞中朝玉帝”,诗人勾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洪涟浩渺”和“白日低回”,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隐士内心的宁静与孤寂。最后提到的“南昌检仙籍”与“马君家世”则为诗增添了历史与文化的厚度,令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的仙道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人性僻穷深僻:隐士的性情古怪,生活在深山之中,表明了他与世隔绝的状态。
  2. 芸署官闲不似官:与官场的闲适无缘,隐士的生活显得更加纯粹。
  3. 万里洞中朝玉帝:在万里之外的洞穴中,向玉皇大帝朝拜,表现了对宗教的虔诚。
  4. 九光霞外宿天坛:夜宿天坛,观赏天上的光辉,描绘一种超然的境界。
  5. 洪涟浩渺东溟曙:辽阔的东海晨曦,象征着无限的可能与广阔的视野。
  6. 白日低回上境寒:白天的太阳低沉,表明一种寒冷的气氛,寓意内心的孤寂。
  7. 因为南昌检仙籍:提到南昌的仙籍,暗示着隐士的身份与地位。
  8. 马君家世奉还丹:与马君的家世相联系,暗示他们对道教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的生活比作与世隔绝的状态,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宁静的向往,体现出元稹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人:象征隐士生活的孤独。
  2. 玉帝:象征神圣与信仰。
  3. 天坛:象征高洁与超然。
  4. 洪涟:象征自然的浩大与辽阔。
  5. 南昌: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帝”指的是哪个神?

    • A. 地藏菩萨
    • B. 玉皇大帝
    • C. 观音菩萨
  2. 诗中“芸署官闲不似官”的意思是?

    • A. 官场生活非常忙碌
    • B. 官场生活的闲适与隐士生活不同
    • C. 官场生活非常轻松
  3. 诗中提到的“南昌”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西省的南昌市
    • B. 湖北省的南昌市
    • C. 广东省的南昌市

答案

  1. B. 玉皇大帝
  2. B. 官场生活的闲适与隐士生活不同
  3. A. 江西省的南昌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元稹的《天坛上境》更多地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白居易则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