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池观竞渡》

时间: 2025-01-01 12:02:37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白话文翻译

落日西沉,箫声悠扬,清澈的池水中传来划船的歌声。
船只在水面上争先恐后地渡过,岸边激起的波浪随之起伏。
水面上的浮叶隐蔽着鱼鸟,林间的花朵如绮丽的罗织一般。
我在仙女们停留的地方踟蹰,仿佛在遥望那天上的银河。

注释

  • 吹箫管:指用箫这种乐器演奏,营造出悠扬的音乐氛围。
  • 棹歌:指划船时唱的歌曲,表现出水上活动的欢乐。
  • 争先后渡:形容船只在渡口竞争着前行,生动描绘出活跃的场景。
  • 岸激去来波:岸边的波涛随着船只的往来而起伏。
  • 水叶藏鱼鸟:水面上的浮萍之类的植物掩藏着鱼和鸟,暗示自然的生机。
  • 绮罗:指华丽的织物,这里用来形容林间花朵的色彩斑斓。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望天河:指的是银河,表现出一种向往和美好的幻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光羲(约712年-约770年),字希言,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寄情于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时值盛世,百姓生活富庶,文人雅士多聚集于水边,进行水上活动和吟唱,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

诗歌鉴赏

《官庄池观竞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上竞渡场景,通过落日、箫声、划船的歌声等元素,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人巧妙地将船只的竞渡与岸边波涛的激荡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的开头通过“落日吹箫管”设置了一个优雅的氛围,落日的余晖与箫声交织在一起,使得清池的景色愈加动人。而“船争先后渡”则将这种优雅转化为一种生动的竞争,表现出人们在水上活动的热情。

接下来,诗人以“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来描绘自然的美丽与生机,水面上漂浮的叶子隐蔽着鱼鸟,林间的花朵如绮丽的罗织,反映出诗人在自然中游玩的乐趣和对美的向往。

最后一句“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仙境般的神秘感,表达了诗人渴望超凡脱俗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自由自在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日吹箫管:夕阳西下,箫声飘渺,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清池发棹歌:在清澈的池水上,划船的乐声悠扬,表现出水面活动的欢快。
  3. 船争先后渡:描绘船只在水面上竞争的情景,生动形象。
  4. 岸激去来波:岸边因船只的往来而荡起波浪,增加动感。
  5. 水叶藏鱼鸟:水面上的水草隐蔽着鱼和鸟,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6. 林花间绮罗:林间花朵的华丽色彩,映衬出自然的美丽。
  7. 踟蹰仙女处:在美丽的仙女处踟蹰,表达了一种渴望与幻想。
  8. 犹似望天河:仿佛在遥望银河,表现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林间的花朵比作绮罗,形象地描绘出其华丽。
  • 拟人:“水叶藏鱼鸟”表现出水面与生物的和谐共存。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水上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瞬间的珍惜。
  • 水池:代表着宁静与生机。
  • :象征着自由和探索。
  • 鱼鸟: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多样性。
  • 仙女:代表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储光羲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棹歌”是指什么?

    • A. 船上的音乐
    • B. 船的名字
    • C. 渡口的名字
    • D. 船的材料
  3. “踟蹰仙女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逝去时间的惋惜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官庄池观竞渡》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强调孤独与宁静,而后者则表现出生机与活力。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官庄池观竞渡》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