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泥桑下路,孤策自扶行。
身贱知农事,心闲见物情。
鱼鸣风欲起,牛饭月初生。
渐喜无人识,何烦易姓名。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泥土湿润了桑树下的小路,我独自一人骑着马缓缓前行。虽然我身份卑微,但我懂得农事,心境闲适,看得出周围的万物情景。鱼在水中鸣叫,风要起的时候,牛在月初时吃着草。渐渐地,我开始喜欢这种无人知晓的生活,又何必在意我的名字呢?
注释:
- 春泥:春天的泥土,湿润而富有生机。
- 孤策:独自一人骑着的马;"策"指的是马鞭。
- 身贱:自身地位卑微。
- 农事:与农耕相关的事情。
- 鱼鸣:指鱼在水中游动时发出的声音。
- 牛饭:形容牛在吃草。
- 渐喜:逐渐喜欢。
- 无人识:没有人认识自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1374),字季方,号季方居士,明代诗人,生于福建。他以五言绝句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隐逸生活的情趣。
创作背景:
《郊墅杂赋》系列诗作反映了高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体验,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该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郊墅杂赋 其四》展现了诗人高启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与体验。诗的开头描绘了春泥湿润的小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孤策自扶行”展现出一种孤独但自得其乐的状态,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态度。
“身贱知农事,心闲见物情”,这一对比显示出虽然身份卑微,但诗人却心境宽广,能够细致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中提到的“鱼鸣风欲起”与“牛饭月初生”都在描绘自然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知与热爱。
最后两句“渐喜无人识,何烦易姓名”则流露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强调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反抗世俗的束缚,选择了一种无人打扰的生活方式。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泥桑下路:春天的泥土湿润了桑树下的小路,暗示生机和繁荣。
- 孤策自扶行:独自骑马前行,表现出孤独但自得的境地。
- 身贱知农事:虽然身份卑微,但却懂得农事,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理解。
- 心闲见物情:心情悠闲,能够观察周围事物的情感变化。
- 鱼鸣风欲起:描绘出自然界中即将变化的生动景象。
- 牛饭月初生:牛在吃草,月亮刚刚升起,表现出自然的宁静。
- 渐喜无人识:逐渐喜欢这种无人知晓的生活状态。
- 何烦易姓名:不再在意名声,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贱知农事,心闲见物情”,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鱼鸣与风起,赋予自然界以生命,增强了生动性。
- 象征:泥、鱼、牛等意象都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泥:象征生机,新的开始。
- 孤策:暗示孤独与独立。
- 鱼鸣:代表自然的活力与变化。
- 牛饭: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高启的字是什么? A. 季方
B. 逸云
C. 曙光
D. 明月 -
诗中提到的“身贱知农事”表达了什么? A. 身份的重要性
B. 对农事的理解
C. 对生活的无奈
D. 渴望名利 -
诗中的“何烦易姓名”强调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名声
B. 财富
C. 朋友
D. 家庭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高启的隐逸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似,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高启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陶渊明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诗词选读》
- 《明清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