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香轩》

时间: 2024-10-16 20:33:17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意思解释

晚香轩

作者: 高启 〔明代〕


原文展示:

不畏风霜向晚欺,
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
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
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
坐对幽轩每赋诗。


白话文翻译:

不畏惧风霜的侵袭,依旧在秋末开放,
在花木凋零的季节中独自绽放。
荒凉的老园,青苔覆盖了三条小径,
重阳节过后,细雨湿润了篱笆。
秋色苍茫,人们醉于此景的却不多,
只有寒香在寂寞中飘散,蝴蝶似乎最先感知。
老山翁独自思念着这衰老的时光,
坐在幽静的轩前,每次都吟咏诗篇。


注释:

  • 不畏:不害怕。
  • 风霜:秋冬季节的寒冷和严酷。
  • 众卉:许多花卉。
  • 凋时:凋零的季节。
  • 老圃:年久失修的园子。
  • 苔三径:青苔覆盖的三条小路。
  • 节过重阳:在重阳节之后。
  • 寒香:清冷的香气。
  • 蝶先知:蝴蝶最先感知到变化。
  • 山翁:山中老人,象征智慧与孤独。
  • 幽轩:幽静的阁楼或轩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7-1535),字子衿,号惭愧山人,明代诗人,擅长山水与咏怀诗,风格清新自然。其诗在语言和意象上均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晚秋时节,正值丰收之际,诗人面临自然的凋零与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思索。


诗歌鉴赏:

《晚香轩》以秋季为背景,描绘了在风霜侵袭下依然坚韧绽放的花朵,借此象征诗人对生命的坚持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展现了秋天的苍茫与宁静,诗人在幽静的轩前独自吟咏,表达了对衰老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寂寥但充满哲思的秋日,透过文字的描绘,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既孤独又深邃的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山翁的思绪与诗人的吟咏彼此交融,似乎在提醒我们,面对人生的衰退与秋冬的来临,唯有诗歌能够给予人们永恒的慰藉和寄托。高启以其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秋天更多的哲理思考,成为古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畏风霜向晚欺:诗人不怕秋冬的严寒,表现出坚韧的精神。
  2. 独开众卉已凋时:在其他花卉都凋谢时,孤独的花朵仍然在盛开,象征孤独与坚强。
  3. 地荒老圃苔三径:荒凉的园子,长满青苔的小径,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衰败。
  4. 节过重阳雨一篱:重阳节过后,雨水滋润着篱笆,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秋天景象。
  5. 秋色苍茫人醉少:秋天的景色虽美,但人们因忙碌而少有陶醉,表现了人们的疏离。
  6. 寒香落寞蝶先知:香气在寂寞中散发,蝴蝶似乎感知到了这一切,暗示着生命的敏感与脆弱。
  7. 山翁独念同衰晚:山中的老者思考着自己与时间的关系,传达出对衰老的感慨。
  8. 坐对幽轩每赋诗:坐在幽静的轩前,吟咏诗篇,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寒香落寞,蝴蝶先知,赋予香气和蝴蝶以人的情感和智慧。
  • 对比:孤独的花与凋零的众卉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坚韧与脆弱的主题。
  • 意象:通过“风霜”、“秋色”、“寒香”等意象,营造出深邃的秋季氛围,反映自然与生命的哲理。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索与对孤独的理解,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霜:象征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严酷。
  • 花卉:代表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青苔:象征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 寒香:引申出孤独与内心的感受。
  •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敏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指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寒香”落寞,蝴蝶先知,意在表达什么? A. 香气浓烈
    B. 生命的敏感
    C. 秋天的美丽
    D. 花的凋零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乐趣
    B. 对死亡的恐惧
    C. 对生命和孤独的思索
    D. 对美食的追求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 《秋词》: 刘希夷

诗词对比:

  • 高启的《晚香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高启更注重个体的孤独与思索,而王维则通过山水展现了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