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时间: 2025-01-04 12:18:35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作者: 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白话文翻译: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环绕着山走,香甜的露水湿润了菉(即一种植物)。新建的桥倚靠在云雾缭绕的山坡上,等待着虫鸣在露水中低声吟唱。洛阳的南方如今已经遥远,谁能够使得那床褥再温暖?山石散发着凄凉的气息,老旧的莎草就像短矢一般冷淡刺骨。


注释:

  • 一夕:一个傍晚。
  • 绕山:环绕山走或行走于山间。
  • :象征着萧瑟与成熟,暗示诗人的心境。
  • 香露:新鲜的露水,带有清香,象征自然之美。
  • 倚云阪:依靠在云雾缭绕的山坡上。
  • 候虫:等待虫鸣,表现了诗人的静谧心境。
  • 嘶露朴:虫鸣声与露水的结合,形成一种自然交响。
  • 洛南:指洛阳南部地区,暗示远方的思念。
  • 越衾:越地的床褥,象征着温暖与舒适。
  • 石气:山石的气息,表现出一种苍凉的感觉。
  • 老莎:老旧的莎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奇异的意象和浓厚的个人情感,常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贺年轻时期,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变化,诗中蕴含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象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夕绕山秋”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秋季的气氛,暗示着生命的成熟和即将到来的萧瑟。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露水与虫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和慰藉。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对远方的思念,提及“洛南今已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奈。越衾的温暖与石气的凄凉形成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老莎如短镞”,则以冷冽的意象结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与情感。李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令读者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时间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夕绕山秋: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环绕着山行走,意象中的“秋”既是时节的象征,也是诗人心境的映射。

  2. 香露溘蒙菉:香甜的露水洒落在菉上,呈现出自然的清新和生机。

  3. 新桥倚云阪:新桥依偎在云雾缭绕的坡上,渲染出一种幽深的意境。

  4. 候虫嘶露朴:虫鸣在露水中低声吟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5. 洛南今已远:遥远的洛阳南方,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孤寂。

  6. 越衾谁为熟:温暖的床褥,谁来给予温暖,表达了对亲密关系的渴望。

  7. 石气何凄凄:山石的气息凄凉,反映出自然的冷漠与时间的无情。

  8. 老莎如短镞:老旧的莎草如短矢一般,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莎如短镞”,通过比喻来强化意象。
  • 拟人:虫鸣声与露水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突显了李贺独特的情感深度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丰收与凋零。
  • 香露:代表着生命的清新与自然的美好。
  • 新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虫鸣: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石气:反映出生命的冷漠与时间的流逝。
  • 莎草:象征着脆弱与老去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夕绕山秋”中的“秋”指的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洛南”是指: a) 洛阳南方
    b) 洛阳北方
    c) 洛阳西方
    d) 洛阳东方

  3. “香露”在诗中象征: a) 生命的萧条
    b) 生命的清新
    c) 生命的苦涩
    d) 生命的平淡

答案:

  1. c) 秋天
  2. a) 洛阳南方
  3. b) 生命的清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贺的《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贺的诗更强调孤独与思念,而王维则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和淡泊。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李贺研究相关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