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

时间: 2025-01-19 16:43:51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

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引水
月峡瞿塘云作顶,
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
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
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
斗水何直百忧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月峡和瞿塘的景色,山云如顶,岩石嶙峋,水源稀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云雾也无法酿成水,仆人们因缺水而忧伤,鱼儿为了生存不得不迁移。白帝城西有成片的竹林,水管延伸,却仍然无法保证水源不干涸。人生的困境和生理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面对无尽的忧愁,斗水又何其艰难。

注释:

  • 月峡:指长江流域的一个峡谷,因月光照耀而得名。
  • 瞿塘:指瞿塘峡,是著名的长江峡谷之一。
  • 酤水:指酿制饮用水,古人对水的获取十分讲究。
  • 奴仆:指服务于他人的人,诗中暗示因缺水而感到悲伤的仆人。
  • 心力省:意为心中感受到的精力和希望在减少。
  • 白帝城:古代城池,今重庆白帝城附近。
  • 万竹蟠:形容竹林众多,盘根错节。
  • 接筒引水:比喻引水的努力,但水源却不充沛。
  • 人生留滞:人生遭遇困境,无法前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道关怀,风格沉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引水》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深切感受到自然与人生的无常。诗中对水的渴望象征着对生活的希望,但现实的无奈使他不得不面对困扰。

诗歌鉴赏:

《引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理解。开头部分,月峡和瞿塘的描写不仅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水源的匮乏。诗人用“云作顶,乱石峥嵘”传达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仿佛连自然都与他为敌。接下来的“云安酤水奴仆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仆人的悲伤令人感同身受,水的短缺不仅是生存问题,更是精神上的折磨。

白帝城西的竹林与水管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源的稀缺使得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显得苍白无力。最终,杜甫将个人的感受升华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人生的无奈与困扰。诗的最后一句“斗水何直百忧宽”,将对水的渴望与人生的忧愁紧密结合,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峡瞿塘云作顶:在月光下,峡谷和瞿塘的云层如同山顶。
  2. 乱石峥嵘俗无井:岩石错落不平,周围没有水井可供饮用。
  3. 云安酤水奴仆悲:即使是云雾,水也难以得到,仆人因缺水而感到悲伤。
  4. 鱼复移居心力省:鱼儿为了生存不得不迁移,心中充满无奈。
  5. 白帝城西万竹蟠:白帝城西有茂密的竹林,景象壮丽。
  6. 接筒引水喉不干:尽管有水管引水,水源仍然不充沛。
  7. 人生留滞生理难:人生的困境和生理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
  8. 斗水何直百忧宽:面对缺水的困扰,人生的忧愁加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的稀缺比作人生的困扰,形成一种哲学上的思考。
  • 对仗:如“云安酤水”和“鱼复移居”,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水源匮乏的关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人们在困境中无奈与悲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峡: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瞿塘:代表着自然的雄伟与不可控。
  •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缺水则暗示着生活的困扰和无奈。
  • 竹林: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但在缺水的背景下显得苍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帝城”位于哪里?

    • A. 四川
    • B. 重庆
    • C. 云南
  2. 诗中提到的“云安酤水”是指什么?

    • A. 水源充足
    • B. 用云雾酿造饮用水
    • C. 云在天上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生活的困境与忧愁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 《春望》(杜甫):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李白)与《引水》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全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