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行皇帝挽诗 方孝孺 〔明代〕
睿哲君天下,恢弘德化新。 宵衣啚治道,侧席致贤臣。 王气金台晓,仁风玉宇春。 忽朝云晏驾,率土泪沾巾。
白话文翻译:
英明的君主统治天下,弘扬了新的德化。 夜深人静时还在思考治国之道,侧身而坐以招揽贤臣。 王者的气象在金台的早晨显现,仁爱的风气如同玉宇的春天。 突然间,君王驾崩,全国上下泪流满面。
注释:
- 睿哲:英明而有智慧。
- 恢弘:广泛而深远。
- 德化:道德教化。
- 宵衣:夜晚穿着衣服,指夜深人静时。
- 啚治道:思考治国之道。
- 侧席:侧身而坐,表示谦逊。
- 王气:王者的气象。
- 金台:古代宫殿中的高台,象征权力。
- 仁风:仁爱的风气。
- 玉宇:美好的宫殿。
- 晏驾:君王驾崩。
- 率土:全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浙江宁波人。他以忠诚和正直著称,曾任明成祖朱棣的侍读学士,后因反对朱棣篡位而被杀。方孝孺的诗文多表现其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哀悼某位已故的皇帝而作,表达了对皇帝英明统治和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英明统治和仁德,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睿哲君天下”一句,直接赞美了皇帝的英明和智慧,而“恢弘德化新”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对道德教化的广泛影响。后两句通过对皇帝治国之道的描述,展现了皇帝的勤政和谦逊。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皇帝生前的辉煌和逝世后的哀伤,表达了作者对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睿哲君天下”:直接赞美皇帝的英明和智慧。
- “恢弘德化新”:强调皇帝对道德教化的广泛影响。
- “宵衣啚治道”:描述皇帝夜深人静时还在思考治国之道。
- “侧席致贤臣”:展现皇帝的谦逊和招揽贤臣的决心。
- “王气金台晓”:通过金台的早晨象征皇帝的权力和气象。
- “仁风玉宇春”:用玉宇的春天比喻皇帝的仁爱风气。
- “忽朝云晏驾”:突然间,皇帝驾崩。
- “率土泪沾巾”:全国上下泪流满面,表达深切哀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王气金台晓”和“仁风玉宇春”,通过比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 对仗:如“宵衣啚治道,侧席致贤臣”,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皇帝英明统治和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通过对比皇帝生前的辉煌和逝世后的哀伤,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台:象征权力和气象。
- 玉宇:象征美好的宫殿和仁爱的风气。
- 宵衣:象征勤政和谦逊。
- 侧席:象征招揽贤臣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睿哲君天下”一句赞美了皇帝的什么特质? A. 英明和智慧 B. 勤政和谦逊 C. 仁爱和风气 D. 权力和气象
-
“恢弘德化新”一句强调了皇帝对什么的广泛影响? A. 道德教化 B. 政治治理 C. 文化传承 D. 军事力量
-
“宵衣啚治道”一句描述了皇帝在什么时候思考治国之道? A. 早晨 B. 中午 C. 夜晚 D. 黄昏
-
“侧席致贤臣”一句展现了皇帝的什么特质? A. 英明和智慧 B. 勤政和谦逊 C. 仁爱和风气 D. 权力和气象
-
“忽朝云晏驾”一句表达了什么? A. 皇帝的英明统治 B. 皇帝的仁德 C. 皇帝的逝世 D. 皇帝的勤政
答案:
- A
- A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方孝孺的《大行皇帝挽诗》: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战乱的忧虑,而方孝孺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皇帝的哀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方孝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明史》:可以了解方孝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