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三 方孝孺 〔明代〕
听政忧民切,虚心待士虔。 典章皆有㩀,谈笑总堪传。 夜月初筵酒,春风广厦毡。 小臣怀德处,每忆白驹篇。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蜀王在处理政务时深切忧虑民众的疾苦,以虚心的态度恭敬地对待士人。他的典章制度都有据可依,他的谈笑风生总是值得传颂。在月光下的宴会上饮酒,春风吹拂着宽敞的毡房。作为小臣,我心中充满感激,常常回忆起《白驹》这篇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听政:处理政务。
- 忧民切:深切忧虑民众的疾苦。
- 虚心待士虔:以虚心的态度恭敬地对待士人。
- 典章皆有㩀:典章制度都有据可依。
- 谈笑总堪传:谈笑风生总是值得传颂。
- 夜月初筵酒:在月光下的宴会上饮酒。
- 春风广厦毡:春风吹拂着宽敞的毡房。
- 小臣怀德处:作为小臣,心中充满感激。
- 每忆白驹篇:常常回忆起《白驹》这篇诗。
典故解析:
- 白驹篇:指《诗经·小雅·白驹》,诗中表达了贤人被遗弃的哀怨,此处诗人借以表达对蜀王的感激和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因拒绝为朱棣(明成祖)起草即位诏书而被杀。他的诗文多表现忠贞不屈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方孝孺在蜀王(可能是明代的蜀王朱椿)的关怀下,得到抚慰和赐药后所作,表达了对蜀王的感激和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蜀王处理政务的忧民之心和对待士人的虚心态度,展现了蜀王的贤明和仁德。诗中“典章皆有㩀,谈笑总堪传”一句,既体现了蜀王的治国之才,又传达了他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后两句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蜀王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颂德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政忧民切,虚心待士虔。”:蜀王在处理政务时深切忧虑民众的疾苦,以虚心的态度恭敬地对待士人。
- “典章皆有㩀,谈笑总堪传。”:蜀王的典章制度都有据可依,他的谈笑风生总是值得传颂。
- “夜月初筵酒,春风广厦毡。”:在月光下的宴会上饮酒,春风吹拂着宽敞的毡房。
- “小臣怀德处,每忆白驹篇。”:作为小臣,我心中充满感激,常常回忆起《白驹》这篇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听政忧民切,虚心待士虔”中的“听政”与“虚心”,“忧民切”与“待士虔”形成工整的对仗。
- 比喻:“夜月初筵酒”中的“夜月”比喻宴会的宁静美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颂扬蜀王的贤明和仁德,表达诗人对蜀王的感激和忠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月:象征宁静美好的宴会场景。
- 春风:象征温暖和谐的氛围。
- 广厦毡:象征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听政忧民切”表达了蜀王的什么特点? A. 贤明 B. 仁德 C. 忧民 D. 虚心
- “每忆白驹篇”中的“白驹篇”指的是什么? A. 《诗经·小雅·白驹》 B. 《诗经·大雅·白驹》 C. 《诗经·国风·白驹》 D. 《诗经·颂·白驹》
- 诗中“典章皆有㩀”体现了蜀王的什么能力? A. 治国 B. 待士 C. 忧民 D. 谈笑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诗经·小雅·白驹》:与诗中提到的“白驹篇”相关,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内容和背景。
- 方孝孺的其他诗作:如《逊志斋集》中的诗篇,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 与方孝孺的其他颂德诗作对比,如《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中的其他篇章,分析其共同点和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方孝孺全集》:收录了方孝孺的全部诗文,可以深入了解其文学成就。
- 《诗经注疏》:对《诗经》的注释和解读,有助于理解“白驹篇”的背景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