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
时间: 2025-01-06 08:1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盛宴倾黄菊,殊私降紫泥。
月营开射圃,霜旆拂晴霓。
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
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
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
忠臣思报国,更欲取关西。
白话文翻译:
盛大的宴会倾倒着黄菊花,特殊的恩宠降下了紫色的泥土。
月光照耀下的射箭场,霜色的旌旗拂动在晴空的彩虹之上。
出征的将领在三朝中显赫,拉弓的五位能手齐聚一堂。
手腕翻转,金色的箭矢满满当当,射破了低垂的绿弦。
勇气如同牛斗般激烈,欢声如鼓声般震耳。
忠臣心怀报国之志,愈发渴望夺回关西。
注释:
- 盛宴:指盛大的宴会。
- 黄菊:象征着秋天,也可指代高洁的品格。
- 紫泥:古代皇帝赐予臣子的象征,表示特殊的恩宠。
- 月营:即月光下的营地。
- 射圃:射箭的场所。
- 霜旆:霜色的旌旗,象征着凛冽的气氛。
- 三朝:指朝代,可能是指三次出征的荣耀。
- 弯弓:指拉弓射箭。
- 金镞:金制的箭头,象征着威力与贵重。
- 牛斗:形容勇猛激烈的战斗。
- 鼓鼙:古代战争中用的鼓和号角,象征鼓舞士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描写战争和英雄气概,其作品常表现出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的盛世,国家繁荣,士气高昂,诗人通过描写盛宴与射箭活动,表现出对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的热爱,表达出忠臣愿为国捐躯的壮志。
诗歌鉴赏:
《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是一首融情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盛大的宴会与射箭活动,展现了唐代武将的豪情与士人对国家的忠诚。在第一联中,"盛宴倾黄菊,殊私降紫泥",诗人用“黄菊”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高洁,加上“紫泥”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对武将的特殊宠爱与重视。接下来的“月营开射圃,霜旆拂晴霓”则描绘了月下的射箭场景,霜色的旌旗象征着士气的高昂。
后面的句子“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则进一步强调了出征将领的显赫地位与众多优秀射手的聚集,显示出团结与力量的美好。诗中“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则生动描绘了射箭的场景,表现出武将的勇气与技巧。
最后几句“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忠臣思报国,更欲取关西”更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将士的赞美,表达了渴望报国之志,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盛宴倾黄菊:描绘了丰盛的宴会,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 殊私降紫泥:表达了对将领的特殊恩宠。
- 月营开射圃:描写了月光下的射箭场,营地的气氛宁静而热烈。
- 霜旆拂晴霓:霜色的旌旗随风飘扬,象征着士气的高昂。
- 出将三朝贵:突出将领的显赫地位。
- 弯弓五善齐:描写了众多优秀射手的聚集,象征着团结。
- 腕回金镞满:生动描绘了射箭的场景,表现了勇气与技巧。
- 的破绿弦低:箭矢射破弦,展示出武将的威力。
- 勇气干牛斗:形容战斗的激烈与勇气。
- 欢声震鼓鼙:欢呼声如鼓声般震耳,描绘出士气激昂的气氛。
- 忠臣思报国:表达了忠臣心怀报国的情怀。
- 更欲取关西:渴望收复失地,体现出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镞满”“绿弦低”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比喻:将士气比作牛斗,形象生动。
- 排比:多次使用“出将”“弯弓”等行为动词,增强了气势。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将士的赞美,体现了战士们心中的壮志,渴望为国效力的愿望。
意象分析:
- 黄菊:象征高洁与丰收,代表诗人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 紫泥:象征权力与恩宠,体现了对将领的重视。
- 霜旆:象征士气的高昂,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
- 金镞:象征武力与荣耀,展现了将士的勇敢与决心。
- 牛斗:形容勇气激烈,表现出战斗的紧张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盛宴倾黄菊”中的“黄菊”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丰收
- B. 武将的荣耀
- C. 国家衰败
-
“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中“金镞”指的是什么?
- A. 金色的箭头
- B. 黄金的奖赏
- C. 金色的马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 B. 展现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将士的赞美
- C. 赞美秋天的美景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戎昱《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两首诗都展现了盛唐时期的豪情壮志,但前者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后者则侧重于表现战争与忠诚的主题。王之涣用“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而戎昱则通过“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来塑造出一种激昂的战争气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戎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