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洪诗》
时间: 2025-01-06 11:16: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根忽断水横来,谁见当时禹凿开。此地独当南北险,济川多难古今哀。丛丛怒石迎船起,拍拍惊涛打岸回。䌫卒不眠愁上下,篙师无力正摧颓。千年鬼斧遗天巧,百里山灵伏祸胎。已仗中朝天子命,兼烦东省使君才。沙沉铁锁蛟龙避,电转雷车昼夜催。直到中流无龃龉,却看高浪失崔嵬。寒泉出甃人争引,垂柳边河手自栽。贾客不须虞覆溺,暍夫终免卧蒿莱。岩收傅筑功难继,海著秦驱事可猜。莫置丰碑芳草处,恐教文字没苍苔。
白话文翻译:
山脚突然断裂,水流横冲而来,谁能见证当年大禹开凿的场景?这里独自承担着南北的险阻,渡河的困难古今都令人悲哀。密集的怒石迎着船只升起,惊涛拍打着岸边回旋。船夫无法入睡,忧心忡忡地上下颠簸,撑船的人无力支撑,正陷入颓废。千年的鬼斧神工留下了天工巧夺,百里的山灵潜藏着祸根。已经依靠中央天子的命令,同时烦劳东省的使君才能。沙土下沉,铁锁让蛟龙避开,电闪雷鸣日夜催促。直到河中没有阻碍,再看高浪失去了威严。寒冷的泉水从井中涌出,人们争相引导,垂柳沿着河边亲手栽种。商人不需担心翻船溺水,中暑的人最终免于躺在草丛中。岩石上筑功难以继承,海上的秦驱事迹可疑。不要在芳草处立丰碑,恐怕文字会被苍苔掩没。
注释:
- 山根忽断水横来:形容山体突然断裂,水流横冲直撞。
- 禹凿开:指大禹治水时开凿山川。
- 独当南北险:指此地地理位置险要,连接南北。
- 济川多难古今哀:渡河困难,古今都令人悲哀。
- 丛丛怒石迎船起:形容河中石头众多,像是在迎接船只。
- 拍拍惊涛打岸回:形容波浪猛烈地拍打着岸边。
- 䌫卒不眠愁上下:船夫无法入睡,忧心忡忡。
- 篙师无力正摧颓:撑船的人无力支撑,正陷入颓废。
- 千年鬼斧遗天巧:形容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
- 百里山灵伏祸胎:指山脉中潜藏着未知的危险。
- 已仗中朝天子命:已经依靠中央天子的命令。
- 兼烦东省使君才:同时烦劳东省的使君才能。
- 沙沉铁锁蛟龙避:形容河床沙土下沉,铁锁让蛟龙避开。
- 电转雷车昼夜催:形容天气恶劣,电闪雷鸣日夜不停。
- 直到中流无龃龉:直到河中没有阻碍。
- 却看高浪失崔嵬:再看高浪失去了威严。
- 寒泉出甃人争引:寒冷的泉水从井中涌出,人们争相引导。
- 垂柳边河手自栽:垂柳沿着河边亲手栽种。
- 贾客不须虞覆溺:商人不需担心翻船溺水。
- 暍夫终免卧蒿莱:中暑的人最终免于躺在草丛中。
- 岩收傅筑功难继:岩石上筑功难以继承。
- 海著秦驱事可猜:海上的秦驱事迹可疑。
- 莫置丰碑芳草处:不要在芳草处立丰碑。
- 恐教文字没苍苔:恐怕文字会被苍苔掩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徐州新洪的地理险要和渡河的困难,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诗中描绘了徐州新洪的地理特征和渡河的艰难,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州新洪地理特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丛丛怒石迎船起”、“拍拍惊涛打岸回”,形象地描绘了河中的险恶环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根忽断水横来:开篇即描绘了山体突然断裂,水流横冲直撞的壮观景象,为全诗定下了雄浑的基调。
- 谁见当时禹凿开:通过提问,引出了大禹治水的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 此地独当南北险:强调了此地地理位置的险要,连接南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济川多难古今哀:表达了渡河的困难,古今都令人悲哀,体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感慨。
- 丛丛怒石迎船起: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河中石头众多,像是在迎接船只,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拍拍惊涛打岸回: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波浪猛烈地拍打着岸边,增强了诗歌的动感。
- 䌫卒不眠愁上下:通过船夫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渡河的艰难和人们的忧虑。
- 篙师无力正摧颓:通过撑船人的无力支撑,表达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无奈和颓废。
- 千年鬼斧遗天巧:通过比喻,形容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美感。
- 百里山灵伏祸胎: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指山脉中潜藏着未知的危险,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
- 已仗中朝天子命:表达了依靠中央天子的命令,增强了诗歌的政治色彩。
- 兼烦东省使君才:表达了烦劳东省的使君才能,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
- 沙沉铁锁蛟龙避: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河床沙土下沉,铁锁让蛟龙避开,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电转雷车昼夜催: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天气恶劣,电闪雷鸣日夜不停,增强了诗歌的动感。
- 直到中流无龃龉:表达了直到河中没有阻碍,增强了诗歌的流畅感。
- 却看高浪失崔嵬:通过对比,描绘了高浪失去了威严,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寒泉出甃人争引: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寒冷的泉水从井中涌出,人们争相引导,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垂柳边河手自栽: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垂柳沿着河边亲手栽种,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贾客不须虞覆溺:表达了商人不需担心翻船溺水,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意义。
- 暍夫终免卧蒿莱:表达了中暑的人最终免于躺在草丛中,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意义。
- 岩收傅筑功难继:表达了岩石上筑功难以继承,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 海著秦驱事可猜:表达了海上的秦驱事迹可疑,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 莫置丰碑芳草处:表达了不要在芳草处立丰碑,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意义。
- 恐教文字没苍苔:表达了恐怕文字会被苍苔掩没,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丛丛怒石迎船起”、“拍拍惊涛打岸回”,通过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拟人:如“拍拍惊涛打岸回”、“百里山灵伏祸胎”,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动感。
- 对仗:如“山根忽断水横来”与“谁见当时禹凿开”,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徐州新洪地理特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河中的险恶环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山根忽断水横来:描绘了山体突然断裂,水流横冲直撞的壮观景象。
- 丛丛怒石迎船起:描绘了河中石头众多,像是在迎接船只。
- 拍拍惊涛打岸回:描绘了波浪猛烈地拍打着岸边。
- 千年鬼斧遗天巧:形容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
- 百里山灵伏祸胎:指山脉中潜藏着未知的危险。
- 沙沉铁锁蛟龙避:描绘了河床沙土下沉,铁锁让蛟龙避开。
- 电转雷车昼夜催:描绘了天气恶劣,电闪雷鸣日夜不停。
- 寒泉出甃人争引:描绘了寒冷的泉水从井中涌出,人们争相引导。
- 垂柳边河手自栽:描绘了垂柳沿着河边亲手栽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禹凿开”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功绩? A. 大禹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
诗中“丛丛怒石迎船起”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河中石头众多 B. 船只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 C. 河岸边的垂柳 D. 天空中的雷电
-
诗中“拍拍惊涛打岸回”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已仗中朝天子命”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依靠中央天子的命令 B. 天子亲自下令开凿 C. 天子命令船只停航 D. 天子命令修建河岸
-
诗中“莫置丰碑芳草处”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不要在芳草处立丰碑 B. 丰碑应该立在芳草处 C. 芳草处没有丰碑 D. 丰碑被芳草覆盖
答案:
- A
- A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与李东阳的这首诗有相似的壮阔意境。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李东阳《徐州新洪诗》:两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而李东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明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众多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创作的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