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诗。舴艋》

时间: 2025-01-01 15:09:32

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

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

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

意思解释

渔具诗。舴艋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原文展示:

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
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
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渔船上轻松的场景,船上的篷和桨是几件简单的工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晨与小孩一起出发,傍晚又唱着采菱的歌儿归来。依靠在石头旁的同伴,缓缓划桨去欣赏远方的山景。你看那装满万斛鱼的船,转眼间就可能沉没。

注释:

  • 篷棹: 船的帆和桨。
  • 稚子: 指年幼的孩子。
  • 菱歌: 采菱时所唱的歌。
  • 倚石: 靠在石头上。
  • 徐桡: 缓慢地划桨。
  • 万斛载: 指船上装载了很多东西,这里指的是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景纯,号元白,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渔舟、山水等题材,作品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陆龟蒙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渔民生活的闲适,可能是在他游历水乡时的感悟,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自然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渔船上的闲适生活。开篇的“篷棹两三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约与自然,渔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展现了白天出发捕鱼,傍晚归来时的快乐场景,生动描绘了渔民的日常生活。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中的“倚石”与“徐桡”不仅展示了渔民悠闲的姿态,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感悟。而最后两句“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则引发读者的思考,虽然渔民生活悠闲,但一切都如同那装满船的鱼,瞬息万变,暗含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篷棹两三事: 强调渔民生活的简单与直接。
    2. 天然相与闲: 表达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悠闲自得。
    3. 朝随稚子去: 早晨出发,体现家庭的和睦。
    4. 暮唱菱歌还: 傍晚归来,表现愉悦的心情。
    5. 倚石迟后侣: 依靠在石头上,展示闲适的状态。
    6. 徐桡供远山: 划桨欣赏远方的山,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7. 君看万斛载: 提醒读者关注眼前的事物。
    8. 沈溺须臾间: 暗示人生无常,瞬息之间可能失去一切。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表现了渔民生活的悠闲与乐趣,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篷和桨: 象征渔民的生活工具,体现简朴生活。
  • 稚子: 代表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 菱歌: 表达生活的乐趣与文化。
  • 远山: 象征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追求。
  • 万斛载: 代表丰收与希望,同时也暗含风险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随稚子去”描述的是哪里? A. 早晨出发去捕鱼
    B. 傍晚归家
    C. 和朋友游玩
    D. 在家休息
    答案: A

  2. 诗中的“万斛载”暗示了什么? A. 渔民的丰收
    B. 渔民的快乐
    C. 渔民的辛苦
    D. 渔民的悲伤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倚石”表现了什么样的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无聊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渔具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强调旅途的艰辛,而后者则突出渔民的悠闲生活。两首诗都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