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
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
贞石书遗爱,轻车赴考功。
台城天尺五,鸣佩列群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虽有壮志已经实现,但仍然处于贫困的官职中。经历了战乱的桑麻田地,如今已是焦土,春天的花柳也关上了门。作者怀念忠贞的先贤,带着轻便的马车去参加科举考试。台城的高度仿佛是五尺,佩饰的声音在诸位公子中间响起。
注释:
- 壮志:指的是远大的志向。
- 守官:指的是身居官位,守职不离。
- 桑麻:指桑树和麻,常用来比喻农田或农事。
- 焦土:指被烧毁或荒废的土地。
- 贞石:指的是忠贞不渝的石碑。
- 轻车:形容马车轻便,方便行走。
- 台城:指的是台城,通常是古代城市的一部分。
- 鸣佩:佩饰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贞石书遗爱”中的“贞石”指的是对忠贞的纪念,通常用来象征忠诚的精神。古代文人常常通过对先贤的追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对朝廷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谟,元代诗人,以其直抒胸臆和豪情壮志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官场的失落与挫折后所作,表现了他在追求功名与理想过程中的无奈和困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既表现了个人理想的实现,却又揭示出在现实中所遭遇的贫困与无奈。接下来的“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后面的两句则转向了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带着对先贤的敬仰,轻车赴考,渴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社会环境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壮志已云达:虽然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 守官仍一穷:但在官场中仍然穷困潦倒。
- 桑麻焦土后:经历过战乱后,农田变得荒芜。
- 花柳闭门中:春天的繁花似锦却被关在了门外。
- 贞石书遗爱:怀念那些忠贞的先贤。
- 轻车赴考功:带着轻便的马车去参加科举考试。
- 台城天尺五:台城的高度仿佛只有五尺。
- 鸣佩列群公:佩饰的声音响起,在众多公子中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
- 象征:焦土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毁灭,花柳则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壮志:象征人生目标与追求。
- 焦土:象征战乱与社会动荡。
- 花柳:象征美好生活与希望。
- 贞石:象征忠诚与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壮志”指的是什么?
- A. 贫穷的生活
- B. 远大的理想
- C. 田园风光
- D. 失去的时间
-
“桑麻焦土”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美好的春天
- B. 战争带来的破坏
- C. 丰收的农田
- D. 富饶的生活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陈谟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但陈谟更多地关注个人命运的挣扎,而杜甫则更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关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解析》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吉文费赴考功》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