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落叶诗 其一》
时间: 2025-01-01 01:25: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为春归怅落红,那堪绿荫又飘空。飞来远嶂随寒雁,散入清溪逐断蓬。茗沦林间吹活火,贝书坛畔带秋风。遥从碧宇丹霄望,片片余霞掩映中。
白话文翻译:
我曾因春天的归去而感到忧伤,怎能忍受绿荫之下又飘落的空虚。远处的山峦随着寒雁飞来,零星飘散入清澈的溪水中,随之而去的还有断断续续的蓬草。茶香在林间被微风送来,贝壳书籍的坛子旁吹起了秋风。遥望碧蓝的天空和丹色的云霄,片片余晖在掩映之中。
注释:
- 曾为:曾经因为。
- 怅:忧伤、失落。
- 落红:指花瓣、落花。
- 那堪:怎么忍受。
- 绿荫:指树荫。
- 飞来远嶂:远处的山峦飞过来。
- 寒雁:指秋冬季节迁徙的雁。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逐断蓬:追随散落的蓬草。
- 茗沦:指茶香。
- 吹活火:微风轻拂的样子。
- 贝书:古代用贝壳装饰的书籍。
- 遥从:遥远的望去。
- 碧宇:碧蓝的天空。
- 丹霄:丹红色的云霄。
- 余霞:余晖、残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本,清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正值落叶之际,诗人借助自然界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过往春天的怀念与对秋天的惆怅,反映了作者心中对生命脆弱和美好瞬间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落叶”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开头的“曾为春归怅落红”,表现了一种对春天逝去的惆怅,落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生命和美好的象征。随后的“那堪绿荫又飘空”,暗示着对失去的渴望与无奈。诗人通过寒雁的飞来和清溪的流淌,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清雅的氛围,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来远嶂随寒雁”,通过山水与鸟的结合,展现了秋天的苍凉与孤寂。尤其是“遥从碧宇丹霄望,片片余霞掩映中”,更是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融合,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又令人感伤的画面。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为春归怅落红:诗人曾因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忧伤,落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那堪绿荫又飘空:对依然存在的绿荫感到无奈,暗示内心的空虚。
- 飞来远嶂随寒雁:描绘寒雁飞过时的远山,象征着孤独与远离。
- 散入清溪逐断蓬:落叶随水而去,代表着生命的流逝和无常。
- 茗沦林间吹活火:茶香与微风,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宁静。
- 贝书坛畔带秋风:古书与秋风交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
- 遥从碧宇丹霄望:从远处看天空,体现了一种渴望与向往。
- 片片余霞掩映中:余晖的映衬,象征着美好与遗憾的并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生命的逝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拟人:风与茶香似乎在交流,营造了自然的灵动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短暂的反思,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红:象征着春天的逝去与生命的无常。
- 绿荫:代表着生命与希望,但又暗示着失落。
- 寒雁:象征孤独与远离,反映人心的惆怅。
- 清溪:象征流逝的时间与生命的无常。
- 余霞:象征着美好与遗憾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开头提到“春归”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 A. 怀念春天
- B. 喜欢秋天
- C. 对冬天的期待
-
“飞来远嶂随寒雁”中的“寒雁”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孤独
- C. 繁荣
-
整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雪
- B. 叶子
- C. 云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 《秋词》 by 刘禹锡
诗词对比: 将《恭和御制落叶诗 其一》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到秋天的主题,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人生的无常和悲凉,而徐本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