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吟》
时间: 2024-09-19 21:53: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坐吟
作者: 郭奎 〔明代〕
江风萧萧吹古树,
关月苍茫海生雾。
北斗渐落明河微,
城头乌啼天欲曙。
客子不寐忧无衣,
东征三年犹未归。
蟋蟀在户岁将暮,
洞庭霜白芙蓉希。
男儿生当百战死,
不执金吾即挟匕。
闭门勿用长夜歌,
骐骥终能致千里。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江风呼啸,古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关外的月色苍茫,海面上升起了浓雾。北斗星渐渐落下,河面上光芒微弱,城头的乌鸦啼叫,天色即将破晓。身为客子的我辗转难眠,心中忧虑无衣可穿,东征已三年,依然未归。蟋蟀在门口鸣叫,岁月即将暮去,洞庭湖的霜白映衬着稀疏的芙蓉。作为男子汉,生应当为国家而战死,不应执着于金钱和权力,闭门不唱长夜的歌,骐骥终究能奔向千里之外。
注释
- 江风萧萧:江边的风声萧瑟,形容夜晚的冷清。
- 古树:古老的树木,象征岁月的流逝。
- 苍茫:形容朦胧而广阔的景象。
- 北斗:北斗星,古代人们用以导航的星星。
- 乌啼:乌鸦的叫声,常常用来表示将要天亮。
- 客子:身在异乡的游子。
- 蟋蟀:蟋蟀的鸣叫,预示着秋冬的来临。
- 洞庭:指洞庭湖,著名的湖泊。
- 百战死:形容为国捐躯的豪情。
- 金吾:古代兵器的象征。
- 骐骥:优秀的马,象征才能和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奎,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战争和社会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夜坐吟》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身为游子,面临着战争与离别的苦恼。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家国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夜坐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家乡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江风、古树、月色和海雾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归乡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述身为“客子”的孤独与无奈,三年的东征不仅让他身心疲惫,也使他在亲情与责任之间感到迷茫。蟋蟀的鸣叫,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增强了诗的感伤情绪。
最后的两句,诗人以豪壮的气概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强调了男子汉应有的担当与勇气。他不愿沉迷于长夜的歌声,而是向往能驰骋千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国家、家园、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风萧萧吹古树:描绘出江边的风声与古树的萧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关月苍茫海生雾:通过月光与海雾的结合,增强了夜晚的神秘感。
- 北斗渐落明河微:北斗星的落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黎明的到来。
- 城头乌啼天欲曙:乌鸦的啼鸣象征着黑夜的结束,暗示着新一轮的希望。
- 客子不寐忧无衣:游子的忧虑与无奈,表明他对家乡的思念。
- 东征三年犹未归:时间的流逝与归乡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 蟋蟀在户岁将暮:蟋蟀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流逝。
- 洞庭霜白芙蓉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对家乡的怀念。
- 男儿生当百战死:强调男子汉应有的担当与勇气。
- 不执金吾即挟匕:表达出对物质与权力的超脱,追求更高的理想。
- 闭门勿用长夜歌:告诫自己不应沉迷于虚妄的享乐。
- 骐骥终能致千里:传达出对未来希望的坚定信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江风萧萧”与“关月苍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蟋蟀在户的鸣叫使其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丰富了诗的内涵,使情感更为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身为游子的孤寂与无奈,反映了对国家、家园的思考与责任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风: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 古树:寓意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北斗:代表方向和希望。
- 乌啼:暗示夜的结束与新生的开始。
- 蟋蟀: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流逝。
- 洞庭:指向故乡,承载着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斗”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方向与希望
C. 友谊 -
“蟋蟀在户岁将暮”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愁苦与无奈
C. 忧虑 -
诗中“男儿生当百战死”的意思是? A. 男子应当勇敢作战
B. 男子应当追求财富
C. 男子应当追求名声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黄鹤楼》:崔颢的诗作也涉及到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 《送友人》(李白):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夜坐吟》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