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掩扉
作者:鲍镳〔清代〕
野田雀啄豆花稀,
鹰犬烹来狐兔肥。
田父更防南涧虎,
北风如吼掩双扉。
白话文翻译:
在稀疏的野田里,小雀儿啄食着豆花,
鹰犬们出动,烹饪着丰腴的狐狸和兔子。
田间的农夫更是提防着南边涧水中的老虎,
北风如吼,紧紧掩住了两扇门。
注释:
- 啄:鸟类用嘴啄食。
- 豆花:指豆类植物的花。
- 鹰犬:猎鹰和猎犬,常用于捕猎。
- 烹:烹饪,做饭。
- 狐兔:狐狸和兔子,常用于猎物的比喻。
- 田父:农夫,指务农的人。
- 防:防备,提防。
- 南涧虎:指南边涧水中的老虎,象征威胁。
- 北风如吼:形容北风凶猛,声势如吼。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鹰犬”与“田父”,反映了古代农田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老虎的出现,象征着潜在的危险与威胁,而北风则增强了此种紧张感。同时,诗中暗示了农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应对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鲍镳,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乡村生活,常有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农耕社会,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诗歌鉴赏:
《掩扉》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开头两句描写了农田中雀鸟的悠然与猎犬的凶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间两句则转向了农民的防备心理,反映出农村生活的不安与紧张。北风的呼啸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人们内心恐惧的写照。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乡间宁静的场景,小雀啄食豆花,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 第二句:转向猎杀的场景,鹰犬烹饪狐狸和兔子,暗示了生存的残酷。
- 第三句:农夫的忧虑,南涧的虎象征着潜在的威胁,反映出人对自然的防备。
- 第四句:北风的呼啸如同人们内心的恐惧,掩扉象征对外界危险的隔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北风如吼,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猛烈。
- 对仗:诗句中存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表达了农民在与自然斗争中所感受到的生存压力与心理防备。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雀:象征生机与平和。
- 鹰犬:象征捕猎与生存竞争。
- 虎:象征危险与威胁。
- 北风:象征自然的不可控与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鹰犬”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猫 B. 狗 C. 鸟 D. 牛 -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自然美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都市生活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鲍镳的《掩扉》与李白的《静夜思》皆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鲍镳更注重对生存压力的反思,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