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虎贲愁兴日,龙镜览颜时。
怀恩未得报,空叹发如丝。
白话文翻译:
今天的虎贲军(指威武的士兵)因忧愁而不兴盛,龙镜(象征美丽的镜子)映照着我的容颜。对恩情的怀念却未能得到回报,只能徒然感叹我的白发如丝。
注释:
字词注释:
- 虎贲:古代士兵的称谓,形容勇猛的战士。
- 龙镜:形容美丽的镜子,传说中龙的镜子可以照出美丽的容颜。
- 怀恩:怀念恩情,指对曾经恩德的回忆。
- 未得报:没有得到回报,指对恩情的无奈和惋惜。
- 空叹:徒然叹息,表示无奈和遗憾。
- 发如丝:形容头发稀少或白发,暗示年老和衰老的感慨。
典故解析:
- “虎贲”与“龙镜”分别象征着勇气和美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对比与冲突。
- 诗中提到的“怀恩未得报”也可以引申为对社会恩情和个人努力未能得到相应回报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范,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局势不稳,诗人可能正处于失意或感慨之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虎贲”与“龙镜”开篇,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勇敢与力量,后者则代表了美丽与柔情。诗人通过对自身容颜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和无奈。接下来的“怀恩未得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平与失落,暗示他对恩情的渴望未能得到回应,折射出一种对社会关系的失望。最后以“空叹发如丝”作结,诗人与时光的流逝相互映衬,白发如丝不仅是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也象征着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遗憾。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虎贲的勇猛与龙镜的柔美,形成了一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感慨,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悟,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贲愁兴日:描写士兵因忧愁而无法振作,隐喻社会动荡带来的不安。
- 龙镜览颜时:美丽的镜子照映出诗人的容颜,暗示对过去美好的追忆。
- 怀恩未得报:表达了对恩情未能回报的失落感。
- 空叹发如丝:感慨年华已逝,白发逐渐增多,寓意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虎贲与龙镜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矛盾情绪。
- 比喻:将白发比作丝,形象地表现出年老和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回报的恩情的遗憾,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贲:象征勇气和力量,代表着士兵的英勇与无畏。
- 龙镜:象征美丽与青春,代表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白发:象征衰老和时间的流逝,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虎贲”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美丽 B. 勇气 C. 年龄 D. 忍耐
-
诗中提到的“龙镜”象征什么? A. 青春 B. 战斗 C. 失败 D. 友谊
-
“怀恩未得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高兴 B. 失落 C. 愤怒 D. 不满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孔范的《和陈主咏镜诗》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和自身处境的感慨,而李白则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均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