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时间: 2025-01-19 16:49:25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扬子津宿泊时,思念在润州长山隐居的刘隐士的情感。我所思念的人在建业,我想去大江深处。日夜望着京口,烟波浩渺让我感到忧愁。我的心向往着茅山的洞穴,目光所及则是那片枫树林。今夜不见少微星,星霜交替让我在夜里吟唱感到劳累。

注释:

  • 扬子津:位于长江边,是一处著名的渡口,诗人借此地表达自己的身处之境。
  • 建业:即今南京,是诗人所思念之地。
  • 京口:长江下游的一个重要水口,指代长江的江口。
  • 烟波:形容江面上的烟雾和波浪,表现出一种朦胧的忧愁。
  • 茅山:山名,传说是道教名山,诗人心向往之。
  • 少微星:指北斗星,通常用来导航,今夜不能见,象征迷失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常被并称为“王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美景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首句“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直接表明了思念的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达出对故乡的向往。接下来的“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则通过描绘江面烟波的景象,传达出诗人的愁苦与孤独。诗人心中的思念不仅仅是对人的渴望,同时也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展现了对茅山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则以星空为背景,暗示夜晚的孤寂与内心的焦虑。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融合了个人情感,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表达了思念之情,建业是思念的对象,想要前往大江深处。
  2.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描述了诗人日夜在京口望江,烟波浩渺让人愁苦。
  3.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心中向往茅山的洞穴,目光所及是美丽的枫树林,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4.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夜晚看不到北斗星,象征着迷失与孤独,夜晚的吟唱增添了疲惫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烟波比作愁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 对仗:如“日夕”与“心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孤独的感慨,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波:象征忧愁与迷茫,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 茅山:作为道教名山,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
  • 少微星:代表方向与希望,夜晚不见则象征迷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思在建业”中的“建业”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 D. 杭州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A. 烟波
    • B. 枫树林
    • C. 少微星
    • D. 茅山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 A. 山川
    • B. 江河
    • C. 森林
    • D. 草原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的追求,但更强调了宁静的氛围与深邃的意境。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月色表现孤独的情感,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