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青衫困宦游,相逢不复话封侯。少年壮气青云上,投老生涯一醉休。献璞谁怜藏美玉,恶声不至为虚舟。从来满卷新诗句,写取淮天万里秋。
白话文翻译:
我这白发苍苍、穿着青衫的官员,在官场中感到困顿,与你相逢时不再谈论封侯之事。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同直上青云,到了老年只愿一醉方休。献上璞玉,谁会怜惜其中隐藏的美玉?不好的名声不会到来,因为我如同一艘空船,不招惹是非。我的诗卷中总是充满了新作的诗句,描绘着淮河上空那辽阔的秋色。
注释:
- 白发青衫:形容年老且官职不高。
- 困宦游:指在官场中感到困顿。
- 封侯:指获得高官厚禄。
- 青云上:比喻高远的志向。
- 投老生涯:指到了老年。
- 献璞谁怜藏美玉:比喻自己有才华却不被赏识。
- 恶声不至为虚舟:比喻自己清白无辜,不招惹是非。
- 淮天万里秋:指淮河上空辽阔的秋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困顿和对年轻时壮志的怀念,以及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年轻时壮志的怀念,以及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壮志和晚年的困顿,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年轻时壮志的怀念。诗中“白发青衫困宦游”一句,直接描绘了作者晚年的困顿形象,而“少年壮气青云上”则回忆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后两句“献璞谁怜藏美玉,恶声不至为虚舟”则表达了作者对才华不被赏识的无奈和对清白无辜的坚持。最后一句“从来满卷新诗句,写取淮天万里秋”则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青衫困宦游”:描绘了作者晚年的困顿形象,白发青衫象征着年老和官职不高,困宦游则指在官场中感到困顿。
- “相逢不复话封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失望,不再谈论封侯之事。
- “少年壮气青云上”:回忆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青云上比喻高远的志向。
- “投老生涯一醉休”: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只愿一醉方休。
- “献璞谁怜藏美玉”:比喻自己有才华却不被赏识,献璞指献上璞玉,藏美玉则指其中隐藏的美玉。
- “恶声不至为虚舟”:比喻自己清白无辜,不招惹是非,恶声不至指不好的名声不会到来,虚舟则指空船。
- “从来满卷新诗句”: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满卷新诗句指诗卷中总是充满了新作的诗句。
- “写取淮天万里秋”:描绘了淮河上空辽阔的秋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云上”比喻高远的志向,“虚舟”比喻清白无辜。
- 对比:如年轻时的壮志和晚年的困顿的对比。
- 象征:如白发青衫象征年老和官职不高,璞玉象征才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年轻时壮志的怀念,以及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壮志和晚年的困顿,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 白发青衫:象征年老和官职不高。
- 青云:象征高远的志向。
- 璞玉:象征才华。
- 虚舟:象征清白无辜。
- 淮天万里秋:象征辽阔的自然美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发青衫困宦游”一句,描绘了作者怎样的形象? A. 年轻有为 B. 年老困顿 C. 官职显赫 D. 清贫乐道
- 诗中“少年壮气青云上”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失望 B. 怀念 C. 豁达 D. 愤怒
- 诗中“献璞谁怜藏美玉”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比 C. 象征 D. 拟人
- 诗中“恶声不至为虚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清白无辜 B. 招惹是非 C. 自暴自弃 D. 得意忘形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涯的失望。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送徐任》与黄庭坚《寄黄几复》: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失望,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年轻时壮志的怀念和对晚年生活的豁达态度,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诗有深入的解读。
- 《张耒诗集》:收录了张耒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张耒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