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

时间: 2025-01-06 04:29:48

朝花飞暝林,对酒伤春心。

流年催素发,不觉映华簪。

垂老遇知己,酬恩看寸阴。

如何紫芝客,相忆白云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
作者: 钱起 〔唐代〕

朝花飞暝林,对酒伤春心。
流年催素发,不觉映华簪。
垂老遇知己,酬恩看寸阴。
如何紫芝客,相忆白云深。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傍晚,花瓣随风飘落在林间,举杯对饮时感伤春天的心情。岁月催促着我的白发,不知不觉中映照在华美的发簪上。年纪渐长,偶遇知己,回报友谊的同时也感慨时光的短暂。为何那位紫芝的访客,依然深深怀念着那片白云的幽深呢?

注释:

  • 朝花:指早晨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的事物。
  • 飞暝林:指花瓣在傍晚随风飞舞,飘落在树林中。
  • 伤春心:因春天的短暂而感伤,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 流年:指光阴流逝。
  • 素发:白发,表示年纪大了。
  • 华簪:华丽的发簪,象征美丽与青春。
  • 垂老:年纪渐长。
  • 知己:知心朋友。
  • 酬恩:回报朋友的恩情。
  • 寸阴:形容时间的短暂。
  • 紫芝客:指有道之士,紫芝是古代神草的象征,隐喻高洁的人士。
  • 白云深:象征幽远的回忆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30-799),字仲明,号涧滨,唐代诗人,文学成就卓著。他的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季的傍晚,诗人与焦道士相聚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知己相交的珍贵,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是一首抒发友情与时光流逝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开头两句以“朝花飞暝林”开篇,生动地捕捉到春天的美丽与短暂,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然后,诗人以“流年催素发”来反映自己年龄的增长,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垂老遇知己”则转向与知己之间的情谊,诗人用“寸阴”来形容时间的短暂,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恩。最后一句“如何紫芝客,相忆白云深”则把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相识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思与情感的深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花飞暝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花瓣随风飘落,暗示着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
  2. 对酒伤春心:诗人在饮酒时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伤感,表达了他内心的愁苦。
  3. 流年催素发:时间流逝催促着白发的出现,暗示年岁已高,感慨人生的无常。
  4. 不觉映华簪:不知不觉中,白发映照在华丽的发簪上,进一步体现了青春的流逝。
  5. 垂老遇知己:年老时能遇到知己,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
  6. 酬恩看寸阴:对知己的恩情应当回报,但又感叹时间的短暂,充满了无奈。
  7. 如何紫芝客:提及高洁的访客,表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8. 相忆白云深:怀念与知己间的深厚情谊,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共鸣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花”、“紫芝客”,用自然和高洁的象征来暗喻人生。
  • 对仗:诗中有较为工整的对仗,如“流年催素发,不觉映华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抒情:通过对春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友情的珍惜。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时间流逝与友情的主题,通过春日的美景与个人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知己情谊的珍惜,展现了唐代诗人深邃的哲思和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朝花:象征青春与美好,转瞬即逝。
  2. 流年:暗示时光的无情与流逝。
  3. 华簪:象征美丽与青春的消逝。
  4. 知己:代表珍贵的友情。
  5. 紫芝:象征高洁的人士,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6. 白云深: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情感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对酒伤春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平静
  2. “流年催素发”中的“素发”指的是什么?

    • A. 黑发
    • B. 白发
    • C. 金发
  3. 诗中提到的“紫芝客”象征什么?

    • A. 普通朋友
    • B. 高洁之人
    • C. 商人

答案:

  1. B. 愁苦
  2. B. 白发
  3. B. 高洁之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友谊与时光的主题,但更偏重于离别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