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宿齐云下憩逆旅夜大雪因复登眺》

时间: 2024-12-29 03:11:20

夜投山店醉眠休,早起茫茫揽敝裘。

更向松间寻旧侣,要于雪后倚高楼。

几重碧殿深相映,万里瑶台俨若游。

归路欲迷何处觅,野梅花落绕溪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投山店醉眠休,早起茫茫揽敝裘。
更向松间寻旧侣,要于雪后倚高楼。
几重碧殿深相映,万里瑶台俨若游。
归路欲迷何处觅,野梅花落绕溪流。

白话文翻译

夜晚我在山间小店醉眠,早晨醒来茫茫白雪中披上破旧的外衣。
我想在松林中寻找旧友,想要在雪后依偎在高楼上。
层层碧绿的殿宇在深邃的雪景中交相辉映,遥远的瑶台似乎在游动。
归途在迷雾中难以辨认,野梅花瓣飘落,洒落在溪流旁。

注释

  • 夜投山店:夜晚投宿在山间的小客栈。
  • 醉眠:喝醉后沉沉入睡。
  • 茫茫:形容雪景的辽阔与朦胧。
  • 敝裘:破旧的衣服。
  • 松间:松树林中。
  • 旧侣:老朋友。
  • 碧殿:青绿色的殿宇。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和遥远的地方。
  • 归路欲迷:归途迷失方向。
  • 野梅花:自然生长的梅花。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的“瑶台”源于古代神话,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理想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晦,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和戏曲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在雪夜中的闲适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夜投山店醉眠休”引入,营造出一种松弛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夜间的放纵与安逸。接着,诗人从醉梦中醒来,看到眼前的白雪皑皑,心中不免涌起对往昔的思考与怀念。

“更向松间寻旧侣”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旧友的渴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要于雪后倚高楼”则暗示着诗人希望在美丽的自然中与友人共享时光。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几重碧殿深相映,万里瑶台俨若游”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如梦似幻的雪景,令人心醉。

最后两句“归路欲迷何处觅,野梅花落绕溪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归途的迷茫与对自然的感怀,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投山店醉眠休:夜晚在山间小店投宿,喝醉后安然入睡。
  • 早起茫茫揽敝裘:清晨醒来,面对一片茫茫的雪景,披上破旧的衣服。
  • 更向松间寻旧侣:更加想要在松林中寻找老朋友。
  • 要于雪后倚高楼:期望在雪后能依靠在高楼上,享受美景。
  • 几重碧殿深相映:层层青绿色的殿宇在深邃的雪色中交相辉映。
  • 万里瑶台俨若游:远处的瑶台仿佛在游动,给人一种幻境的感觉。
  • 归路欲迷何处觅:在归途中迷失方向,想要寻找出路。
  • 野梅花落绕溪流:野生梅花的花瓣飘落,围绕着溪流,增添了自然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瑶台”比作理想中的美好境地,富有诗意。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几重碧殿”与“万里瑶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雪、松、梅花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人情的温暖与孤寂。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着静谧与思考的时刻。
  • :代表纯洁与冷漠,也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友谊。
  • 梅花:代表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环境中醉眠?

    • A. 河边
    • B. 山店
    • C. 城市
    • D. 海边
  2.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 A. 严寒
    • B. 友谊
    • C. 仙境
    • D. 乡愁
  3. 归路迷失时,诗人看到什么?

    • A. 花开
    • B. 野梅花
    • C. 星星
    • D. 雨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友的思念,但更侧重于酒的畅快与人生的哲理。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描绘静谧的自然,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