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五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时间: 2025-01-20 00:41:48意思解释
临江仙 其五 柳词
原文展示:
不见太师桥下柳,
绿阴摇荡雕甍。
朱门甲第管弦声。
沙堤十里,香絮滚春晴。
惊起胡尘青眼眯,
秋风禾黍神京。
娇枝嫩叶叹飘零。
夜深荒址,时见度流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太师桥下的柳树,虽然现在看不见,但它的绿荫仍在摇曳,映衬着雕刻华丽的楼阁。朱门之内传出管弦乐声,沙滩边十里之内,春日的香絮在阳光下飞舞。胡尘来袭,令人不禁眯眼,秋风中禾黍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神京的故事。娇嫩的枝叶令人感叹它的飘零。夜深人静时,荒凉的地方偶尔能见到流萤的身影,增添了一丝幽静的美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师桥:指的是一座著名的桥,寓意优美的自然景色。
- 绿阴:指柳树的绿荫,象征宁静与美好。
- 雕甍:指雕刻精美的房屋屋顶,表现出繁华的景象。
- 朱门:红色的大门,代表富贵人家。
- 胡尘:指外族的侵扰或动乱。
- 禾黍:禾和黍都是粮食作物,秋风中禾黍的摇曳象征丰收。
- 流萤:指夜间飞舞的萤火虫,代表幽静与浪漫。
典故解析:
- “太师桥”及“神京”可能暗指历史上的名桥和京城,表现了诗人对繁华与宁静的向往。
- “香絮”则可能指代春天的气息,结合香气与景色,传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擅长词作,以清新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通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对繁华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其五 柳词》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柳”、“绿阴”、“香絮”和“流萤”,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愁。诗的开头“未见太师桥下柳”即表现出一种怀旧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而后续描绘的繁华场景则是对现实的对比,暗示着诗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内心挣扎。
该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又不乏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惊起胡尘青眼眯”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外族侵扰带来的烦恼和不安,使得诗人在美丽景色与动荡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最后的“夜深荒址,时见度流萤”则以流萤的幽静,带来一丝希望与安宁,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在动乱中,依然可以找到自然的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见太师桥下柳: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景象的怀念。
- 绿阴摇荡雕甍:描绘了柳树的绿荫与华丽的楼阁,传达出宁静的美。
- 朱门甲第管弦声:富贵人家的繁华与热闹,形成对比。
- 沙堤十里,香絮滚春晴:描写春天的美好景象,突显自然的生机。
- 惊起胡尘青眼眯:外族动乱带来的不安与烦恼。
- 秋风禾黍神京:表现丰收的喜悦与对繁华的向往。
- 娇枝嫩叶叹飘零:感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夜深荒址,时见度流萤:在宁静夜晚寻找希望的美好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阴摇荡”形象生动。
- 对仗:如“沙堤十里,香絮滚春晴”,增添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娇枝嫩叶叹飘零”,让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动乱的反思,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绿阴:代表宁静与舒适的环境。
- 朱门:象征荣华与富贵。
- 流萤:象征幽静与希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师桥”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都市
- B. 过去的美好
- C. 自然的摧残
- D. 外族的侵扰
-
“流萤”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希望与宁静
- B. 动乱与不安
- C. 繁华的象征
- D. 秋天的萧瑟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陈霆的《临江仙 其五 柳词》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陈霆则更显细腻与深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他的时代》
以上是对《临江仙 其五 柳词》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