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金 代人作》
时间: 2025-01-01 14:04: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寸金
作者:张采庵
婀娜孖舲,满载枯愁横水渡。
看碧波双桨,也如桃叶。
绿烟一抹,可怜春渚。
还是花田路,又还是驿桥官树。
怎忘得小雨疏灯,欲别牵衣送郎处。
鬼卦无灵,仙眉失妩。
芳韶恁轻负。
问梁间燕子,定闻长叹。
楼头雁使,不传幽素。
甚事留人住?
眼白白楝花风去,便重逢未必他生里,已悔今生误。
白话文翻译
在水面上,轻盈的船只满载着忧愁,缓缓渡过。
看那碧波荡漾,双桨划动,仿佛桃叶轻舞。
绿烟一缕,显得春天的沙洲是如此可怜。
依旧是那条花田小路,依旧是驿站旁的官树。
怎能忘记那细雨中稀疏的灯火,欲别时牵衣送行的情景。
鬼卦无灵,仙女的眉目也失去了妩媚。
芳华如此轻易地辜负。
问那梁间的燕子,必定听到长长的叹息。
楼头的雁使,不再传递幽幽的消息。
何事让人停留不去?
看着白白的楝花随风而去,重逢未必在来生,已为今生的错失而悔恨。
注释
- 孖舲:指两只并排的小船。
- 满载枯愁:装满了忧愁和苦闷。
- 碧波双桨:波光粼粼的水面和双桨划动的情景。
- 绿烟一抹:春天的气息如轻烟般弥漫。
- 小雨疏灯:细雨中稀疏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鬼卦无灵:指占卜的结果没有灵验,象征命运的无常。
- 芳韶:指年轻的花朵,象征美好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采庵,近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和人生感悟。他的诗常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善于运用细腻的意象传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一寸金》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困扰后,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忧愁与对人生的感悟。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一寸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以“婀娜孖舲”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意境,随即引入了“满载枯愁”的忧伤,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美丽与哀愁并存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看碧波双桨”和“绿烟一抹”描绘出春天的景色,但这一切的美丽却又被“可怜春渚”所衬托,展现出一种脆弱的美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怎忘得小雨疏灯”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细雨中的灯光仿佛映射出离别时的情感纠葛。而“鬼卦无灵,仙眉失妩”则暗示了命运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易逝,令人感到惋惜。
最后,诗人在“重逢未必他生里,已悔今生误”中,深刻地表达了对过往的悔恨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婀娜孖舲,满载枯愁横水渡:描绘轻盈的小船在水上渡行,象征着载满了诗人的忧愁。
- 看碧波双桨,也如桃叶:双桨划动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桃叶轻轻摆动,意象生动。
- 绿烟一抹,可怜春渚:春天的气息如轻烟般弥漫,春天的沙洲显得格外可怜。
- 还是花田路,又还是驿桥官树:重温往日美好的小路与树木,内心充满怀念。
- 怎忘得小雨疏灯,欲别牵衣送郎处:难以忘怀在细雨中送别的情景,情感真挚。
- 鬼卦无灵,仙眉失妩:命运无常、青春易逝,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芳韶恁轻负:年轻美好的时光易被辜负,感慨时间的流逝。
- 问梁间燕子,定闻长叹:燕子在梁间,必然听到人们的叹息,增添了惆怅的气氛。
- 楼头雁使,不传幽素:楼上的雁使不再传递幽怨的情感,象征失去联络。
- 甚事留人住?:何事让人无法离去,思考内心的纠结。
- 眼白白楝花风去:看着楝花随风而去,象征着美好的东西已去。
- 便重逢未必他生里,已悔今生误:重逢未必在来生,已为今生的错失而悔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波双桨”比喻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拟人:燕子和雁使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小雨疏灯”与“欲别牵衣”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孖舲:象征轻盈与柔美。
- 碧波:象征生命的流动。
- 绿烟: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
- 小雨疏灯:象征离别的凄凉与思念。
- 楝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易逝与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婀娜孖舲”指的是什么? a) 小船
b) 小鸟
c) 小桥
答案:a) 小船 -
诗中所描绘的“碧波双桨”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悲伤
b) 轻盈
c) 沉重
答案:b) 轻盈 -
“甚事留人住?”中的“留人”意指? a) 留住时光
b) 留住人
c) 留住情感
答案:b) 留住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深入探讨。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使用了自然意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语气更为豪放,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
- 《近现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