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眺三绝句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7:50:42

北来陇野太萧条,旅客登临思易消。

天入燕关真自迥,云开碣石未为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来陇野太萧条,
旅客登临思易消。
天入燕关真自迥,
云开碣石未为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陇野的萧条景象,游子在此登高远眺,思绪容易消散。天空进入燕关显得格外高远,云层在碣石上方展开并不遥远。

注释:

  • 陇野:指陇山以北的田野,象征荒凉。
  • 旅客:指行路的游子,通常代表诗人自己。
  • 登临:登高望远。
  • 天入燕关:燕关是古代北方的一座关隘,天与关相结合,表现出高远的感觉。
  • 云开碣石:碣石是指碣石山,象征远方的目标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游子思乡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九月重阳节,诗人身处北方,登高望远,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沧桑,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九日游眺三绝句 其二》是徐祯卿在重阳节时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萧条景象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通过描写陇野的荒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出游子在异乡的思绪和情感。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大自然的壮阔,天入燕关和云开碣石描绘了高远的意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来陇野太萧条:北方的陇野显得非常荒凉,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景象。
  2. 旅客登临思易消:游子在高处眺望,思绪容易分散,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3. 天入燕关真自迥:天空与燕关相结合,显得格外高远,表现出一种辽阔的空间感。
  4. 云开碣石未为遥:云层在碣石上方展开,显示出远方的目标并不遥远,寄托着诗人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入燕关”比作高远,形象地传达出空间的辽阔。
  • 对仗:前后句相互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象征:陇野、燕关、碣石等意象象征着诗人的思乡情怀和对未来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方的荒凉与高远的景象,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思念,寄托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陇野:象征荒凉与孤独。
  • 旅客:代表游子,寓意思乡与游历的双重身份。
  • :象征辽阔与自由。
  • :象征变化与希望。
  • 碣石:象征未来的追求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来陇野太萧条”中“萧条”的意思是: A. 繁华
    B. 荒凉
    C. 热闹
    D. 繁茂

  2. 诗句“云开碣石未为遥”中的“碣石”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座城
    C. 一条河
    D. 一片海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大自然的赞美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在重阳节表达思乡情怀,但更注重兄弟之间的情感。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山水之美,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