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松林寺登高》

时间: 2025-01-07 21:32:11

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

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

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

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
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
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
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松林寺,我登高越过石桥。
野僧怜我不醉,山菊在风中微笑而无所顾忌。
我的木屐在泉水中轻轻漱洗,
云雾轻衣在树间飘荡。
我自知心中清静,应该免于世俗的招引。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 松林寺:寺庙的名字,松林环绕,环境幽静。
  • 野僧:指寺庙中的和尚,多指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的僧人。
  • 屐齿:木屐的底部。
  • 泉漱:在泉水中漱洗,象征清洁与自然。
  • 云衣:云雾似的衣服,形容轻盈飘逸。
  • 清静意: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俗人招:世俗的诱惑与引诱。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健康。诗中提到的“九日”不仅是节日的时间节点,也是隐喻着人生的高峰与思考。松林寺作为一个清静的场所,代表了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湘,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九日松林寺登高》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的诗作。全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登高”这一行为,象征性地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野僧”与“山菊”,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生动与灵气,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屐齿凭泉漱”,诗人传达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仿佛在洗净心灵的尘埃。最后一句“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意识到自身的内心追求,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整首诗以其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重阳节在松林寺登高,象征着节日的气氛和对自然的向往。
    2. 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野僧的怜惜与山菊的自在,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
    3. 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与自然亲密接触,屐齿在泉水中漱洗,云雾轻盈飘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4. 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诗人意识到保持内心的清静是多么重要,表明了对世俗诱惑的超然态度。
  • 修辞手法

    1. 比喻:云衣比喻轻盈、自在的状态。
    2. 拟人:山菊笑无戮,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表现自然的生动。
    3. 对仗:如“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泊。

意象分析:

  • 松林寺:象征着宁静与修身养性之地。
  • 野僧:代表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 山菊:寓意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顽强。
  • 泉水:象征着纯净与清新。
  • 云衣:传达轻盈与自由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 D. 春节
  2. 诗中“野僧”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奢华
    • B. 淡泊
    • C. 繁忙
    • D. 忧愁
  3. 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世俗生活的依赖
    • C.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清静
    •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更强调了秋天的宁静与寂寥。
  • 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对庐山的描写,体现出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