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顾迂客雷阮徒招集吴山登高用昌黎人日城南登高韵》
时间: 2025-01-14 21:1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夜横山堂,柔翰频自弄。
诸君各健举,独如蝇被冻。
诗本吾家学,才尽迄无用。
今朝吴山道,篮舆托后从。
俄停陶岘舟,金尊呼客共。
目瞩远近峰,一一迎而送。
渔艇棹歌回,钓车卷断葑。
落日浴平湖,水势兼天纵。
急管杂繁弦,终宵亦倥偬。
传语谢山灵,兹游不辞重。
白话文翻译
昨夜在横山堂,轻柔的笔墨频频在纸上游走。
各位朋友都在举杯畅饮,唯独我像被冻住的苍蝇。
诗本是我家传的技艺,然而才华到现在却没有用武之地。
今天早上走在吴山的路上,轻便的轿子让我悠然自得。
不久,我停下了在陶岘的船,举起酒杯招呼朋友们一起。
目光所及的远近山峰,仿佛都在迎接与送别我。
渔船上的歌声回荡,钓鱼的车轮卷起了岸边的草丛。
落日映照着平静的湖面,水面和天空融为一体。
紧急的管弦乐交杂在一起,整夜都让我心神不宁。
请传达我的心意给山中的神灵,这次游玩绝不会轻言放弃。
注释
- 横山堂:可能指诗人所居住或游玩的地方。
- 柔翰:形容笔墨轻柔,指写作。
- 健举:指举杯畅饮。
- 篮舆:一种轻便的轿子,象征轻松的出行。
- 陶岘:指陶渊明的隐居之地,代表一种淡泊的生活。
- 金尊:酒器,象征美酒。
- 急管杂繁弦:乐器的声音,形容热闹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正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多样,注重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九日),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游玩,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与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谦卑与无奈。
诗歌鉴赏
《九日顾迂客雷阮徒招集吴山登高用昌黎人日城南登高韵》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以“昨夜横山堂”引入,展现了诗人笔墨的轻柔,仿佛在描绘他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诸君各健举”的描写,诗人自感如同“蝇被冻”,暗示他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孤独,才华无法施展,内心满是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吴山的壮丽,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轻便的轿子和友人的陪伴让他忘却烦恼。诗中描绘的远近山峰、渔艇的歌声以及落日下的湖水,恰似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诗人向山灵传达心意,不辞辛劳地游玩,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他的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友谊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哲理与人性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横山堂:引入背景,设定了时间和地点。
- 柔翰频自弄:表达诗人在写作中投入的情感。
- 诸君各健举,独如蝇被冻: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独感。
- 诗本吾家学,才尽迄无用:自谦,表达对自己才华的怀疑。
- 今朝吴山道,篮舆托后从:转向自然,感受到轻松的生活。
- 俄停陶岘舟,金尊呼客共:描绘友人相聚的愉悦。
- 目瞩远近峰,一一迎而送:表现山峰的壮丽与情感的投射。
- 渔艇棹歌回,钓车卷断葑:展现自然生活的和谐美。
- 落日浴平湖,水势兼天纵:描绘景色壮丽,象征心境的开阔。
- 急管杂繁弦,终宵亦倥偬:表现诗人内心的纷乱与复杂。
- 传语谢山灵,兹游不辞重:最终表达对自然的敬意与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蝇被冻”,形象生动。
- 对仗:如“金尊呼客共”、“落日浴平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山灵被赋予人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横山堂:象征着归属感与创作灵感的源泉。
- 吴山:自然美景的代表,象征着心灵的寄托。
- 渔艇、钓车:代表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暗示对自然的亲近。
- 落日、平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诸君各健举”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独自饮酒
- B) 朋友们在举杯畅饮
- C) 诗人写诗的过程
- 答案:B
-
“柔翰频自弄”中的“柔翰”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手
- B) 轻柔的笔墨
- C) 朋友的笑声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篮舆”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轻松的出行
- C) 自然的壮丽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同样以登高为主题,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与重阳节的情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本诗都以登高为题材,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毛正学的诗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毛正学的这首诗,感受其深邃的情感与优美的自然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