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时此公自江阴令除谏官)》

时间: 2025-01-01 17:53:22

孤城永巷时相见,衰柳闲门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城永巷时相见,
衰柳闲门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阙,
犹怜残菊在陶家。

白话文翻译:

在这孤独的城中,永巷里我们时常相见;
衰败的柳树在闲适的门前,阳光已经斜照了一半。
我想送走身边的近臣,前往魏阙(即朝廷);
但我还是心疼那在陶家残留的菊花。

注释:

  • 孤城:指孤独的城市,这里可能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
  • 永巷:长长的巷子,象征着交往的路途不再。
  • 衰柳:衰败的柳树,暗示时光流逝和生机的衰退。
  • 闲门:闲适的门前,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魏阙:指魏朝的阙门,即朝廷,表达出对官职的思考和无奈。
  • 残菊:残余的菊花,象征着不舍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魏阙”与古代的朝廷相关,暗指诗人对仕途的思考和无奈。“菊”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是在秋天,菊花的残存更显得珍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皇甫曾,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皇甫曾被贬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无奈。

诗歌鉴赏: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和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孤城永巷时相见”便交代了环境的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相遇。接着“衰柳闲门日半斜”,通过描绘衰败的柳树与斜照的阳光,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结合,传达出岁月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后两句“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送走身边的朋友前往朝廷,虽是职务的需要,但心中却对那残余的菊花充满了不舍。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显示出他虽身处官场,却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透过简洁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细腻与感伤,使人思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孤城永巷时相见”:在这孤独的城市中,长巷里我们时常相遇,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
    2. “衰柳闲门日半斜”:衰败的柳树在门前,阳光斜照,表现出一种宁静但又略显凄凉的秋日氛围。
    3. “欲送近臣朝魏阙”:想要送走我的近臣去朝廷,暗示了对现实政治的无奈。
    4. “犹怜残菊在陶家”:我仍然心疼那在陶家残留的菊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城”与“永巷”比作孤独的环境,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柳树的衰败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与人际关系,探讨了孤独、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孤城:象征孤独与隔绝,反映出诗人的内心状态。
  • 衰柳:代表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带有些许惆怅。
  • 闲门:一个宁静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放松的氛围。
  • 残菊:象征着遗憾与珍惜,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阙”指的是哪里? A. 乡村 B. 朝廷 C. 学校

  2. “衰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新生 B. 时间的流逝 C. 美好

  3. 作者对残菊的情感是: A. 不屑 B. 珍惜 C. 忘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皇甫曾的《酬窦拾遗秋日见呈》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皇甫曾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的思乡之情。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名家与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