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河》

时间: 2025-01-08 01:51:03

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

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

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泛黄河 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 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 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

白话文翻译: 曾经听说星宿海,与月光波涛相连。 向西延伸至昆仑断裂,向东流至碣石沉没。 鱼儿疑似进入船中跳跃,马儿仿佛背负着图传。 今日面对秋水,望着海洋,心中暗自怜悯。

注释:

  • 星宿海: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黄河源头。
  • 月波:月光下的波涛。
  • 昆仑坼:昆仑山脉的断裂处。
  • 碣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黄河入海口附近。
  • 负图传:传说中伏羲氏观察龙马背上的图案而创八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约1507-1560),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应德,号荆川,江苏常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黄河时,表达了对黄河壮丽景色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唐顺之游历黄河时所作,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首两句以星宿海和月波相连,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源头的神秘与美丽。中间两句通过“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展现了黄河的辽阔与历史的深远。后两句则通过“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赋予了黄河以神话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最后两句“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黄河时的感慨与自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通过星宿海与月波相连的意象,描绘了黄河源头的神秘与美丽。
  2. “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通过黄河西至昆仑断裂,东至碣石沉没的描绘,展现了黄河的辽阔与历史的深远。
  3.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通过鱼跃舟中、马负图传的意象,赋予了黄河以神话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
  4. “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表达了诗人面对黄河时的感慨与自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上与月波连”将星宿海与月波相连,形象生动。
  • 拟人:如“鱼疑入舟跃”将鱼拟人化,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 对仗:如“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意象分析:

  • 星宿海:象征黄河源头的神秘与美丽。
  • 月波:象征月光下的波涛,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 昆仑坼:象征黄河的辽阔与历史的深远。
  • 碣石:象征黄河的终点与历史的变迁。
  • 鱼跃舟中、马负图传:赋予了黄河以神话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星宿海”位于黄河的哪个位置? A. 源头 B. 中游 C. 下游 答案:A

  2. “西走昆仑坼”中的“昆仑坼”指的是什么? A. 昆仑山脉的断裂处 B. 昆仑山脉的高峰 C. 昆仑山脉的峡谷 答案:A

  3. “马似负图传”中的“负图传”指的是什么? A. 马背上的地图 B. 伏羲氏观察龙马背上的图案而创八卦 C. 马背上的书籍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唐顺之《泛黄河》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唐顺之的诗更多地融入了神话色彩,而王之涣的诗则更注重对历史的直接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顺之的《泛黄河》。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顺之的生平和创作。
  • 《中国古代地理名胜词典》:详细介绍了星宿海、昆仑坼等地理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