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凌云寺二首》
时间: 2025-01-01 12:0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凌云寺二首
作者:薛涛
闻说凌云寺里苔,
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
似待诗人宝月来。
闻说凌云寺里花,
飞空绕磴逐江斜。
有时锁得嫦娥镜,
镂出瑶台五色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听说凌云寺里长满青苔,
风高日近,尘埃几乎绝迹。
横亘的云彩点染了芙蓉色的墙壁,
仿佛在等待诗人来临,带着宝月。
听说凌云寺里开满鲜花,
飞舞在空中,沿着石阶追逐斜阳。
有时锁住了嫦娥的明镜,
雕刻出瑶台上的五色云霞。
注释
字词注释:
- 凌云寺:寺庙名,意指高耸入云的寺庙。
- 苔:青苔,这里指寺院内的苔藓,象征清幽。
- 纤埃:细微的尘埃。
- 横云:横亘的云彩。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形容墙壁上的色彩。
- 嫦娥:月宫中的女神,象征美丽与神秘。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与高雅。
- 五色霞:五彩斑斓的云霞,象征富丽与绚烂。
典故解析:
- 嫦娥:出自《山海经》等古籍,传说中嫦娥因饮服不死药飞升月宫,成为月神。
- 宝月:古人常用月亮比喻美好的时光和诗人的灵感来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涛(约768-831年),唐代著名女诗人,生于四川,因其才情和美貌被誉为“女才子”。她的诗歌以清丽、婉约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赋凌云寺二首》是薛涛在游览凌云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寺庙的自然景色与宁静之美,表达了她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诗歌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赋凌云寺二首》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凌云寺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诗的开头通过“闻说”引入,表现出一种间接的、传递的感受,仿佛诗人并未亲身经历,却对寺内的美景充满向往。接着,诗中描绘的青苔、风、高日、横云等意象,展示了凌云寺的清幽与宁静,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的桃源。
在第二首中,诗人在描绘花朵飞舞的场景时,巧妙地将嫦娥的明镜与瑶台五色霞结合,形成了一种神秘又梦幻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两首诗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唐代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与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凌云寺里苔:听说凌云寺内长满青苔,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 风高日近绝纤埃:描述高风和明日,尘埃几乎消散,表现出清新的空气。
- 横云点染芙蓉壁:云彩横亘,仿佛在给墙壁染上芙蓉的色彩,表现出自然和人文的融合。
- 似待诗人宝月来:似乎在等待着诗人的到来,带着美好的灵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画笔,点染墙壁,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 对仗:两首诗均采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凌云寺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宁静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她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苔:象征宁静和清幽的环境。
- 横云:代表不羁与自由,带来诗意的联想。
- 芙蓉:象征美丽与高雅,常被用于描写女性的美。
- 嫦娥:象征神秘与幻想,增添了诗的神话色彩。
- 五色霞:象征绚丽与多彩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赋凌云寺二首》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薛涛
- C. 杜甫
-
诗中提到“嫦娥”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神秘与幻想
- C. 战争
-
诗中“横云点染芙蓉壁”中的“横云”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水
- B. 风
- C. 云彩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禅意与宁静。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薛涛《赋凌云寺二首》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但风格各异,薛涛更显细腻婉约,而王维则更显豪放与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女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