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赠杨蕴中
作者: 薛涛 〔唐代〕
原文展示:
玉漏声长灯耿耿,
东墙西墙时见影。
月明窗外子规啼,
忍使孤魂愁夜永。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漏壶滴水的声音悠长,灯光明亮,映照着东墙西墙的影子。月光明亮,窗外传来杜鹃的啼鸣,令人忍不住感到孤独的灵魂在漫长的夜晚中愁苦不已。
注释:
- 玉漏:古代计时器,滴水漏水的工具,象征时间的流逝。
- 耿耿:形容光亮而清晰。
- 子规:杜鹃鸟,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别离和思念。
- 孤魂:孤独的灵魂,通常指失去伴侣或亲人后,心中感到悲伤的人。
典故解析:
“子规啼”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杜鹃在春天啼叫,常与思念故人或离别之情相联系。在古代文学中,杜鹃的啼声被视为一种哀伤的情感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涛(768年-832年),唐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美貌闻名,曾在长安开设诗社,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她的诗作情感细腻,风格独特,擅长描写女性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薛涛与友人杨蕴中分别时,表达了她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在一个灯火通明、月色皎洁的夜晚,她通过描绘环境与心情,传达出深切的情感。
诗歌鉴赏:
《赠杨蕴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玉漏声长灯耿耿”,通过“玉漏”的滴水声和“灯耿耿”的光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月明窗外子规啼”,则将情感进一步升华。月光的清辉和杜鹃的啼鸣,既是夜晚的美丽风景,也象征着离别的伤感。杜鹃的啼叫,像是对离别友人的感叹,加深了诗中孤独的主题。最后一句“忍使孤魂愁夜永”,则直白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无尽愁苦。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情感上也极为真挚,展现了薛涛作为女诗人的细腻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漏声长灯耿耿:夜深时,漏水声悠长,灯光明亮,传达出一种静谧之感,同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东墙西墙时见影:灯光映照在东墙和西墙上,影子时隐时现,暗示着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 月明窗外子规啼:明亮的月光下,窗外传来杜鹃的啼叫,进一步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忍使孤魂愁夜永:诗人无法忍受这种孤独,感到夜晚漫长而愁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玉漏”拟人化,赋予其声音,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东墙西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月亮、杜鹃、灯光等意象,渲染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借助夜晚的宁静与哀伤,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玉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灯光:代表温暖与希望,但在此却显得孤独。
- 月光:象征清冷与思念,照亮了孤独的夜晚。
- 杜鹃:常与离别和哀伤相联系,成为思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漏声长”意指什么? A. 时间流逝
B. 灯光明亮
C. 鸟鸣声 -
诗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燕子
B. 杜鹃
C. 喜鹊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风光
B. 离别与思念
C. 生活琐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在月下吟诗,但李白的心境更多是豪放与洒脱,而薛涛则是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 杜甫《月夜忆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家庭的温暖与无奈,而薛涛则是对友人的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 周汝昌《唐诗鉴赏辞典》
- 李白《李白诗选》
- 杜甫《杜甫诗选》